货币供应量增加对一国经济影响有什么?

2022-08-09 财经 304阅读

增加货币供给量,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产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增加货币供给量,在短期内,企业获得资金更容易,可以增加投入,提高产量,从而GDP增加。

但是,如果在经济均衡时增加货币供给,会破坏经济均衡,会导致通胀,会导致房价上涨等,还会使产品市场产能过剩,企业意识到市场的真实需求后,会减产,裁员。经济会陷入萧条,GDP下降。

扩展资料:

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也有三个: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超额准备金,三是货币供应量。

在中央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为商业银行所持倍数放大效应商业银行扣除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后,形成了超额准备金,通过其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中的反复使用便产生倍数放大效应。

使1 元的中央银行负债,经过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业务运用后,变成了几元的商业银行负债。在商业银行系统内放大了的银行负债,与中央银行向公众提供的部分现金一起,构成了整个货币供应量,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

以上分析看出,基础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前提条件。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把基础货币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又是商业银行系统内信贷扩张能力的制约条件。而整个货币供应量又是基础货币与信贷扩张能力(即货币乘数)的乘积。

可见,在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中,“基础货币——超额准备及它的倍数放大效应——货币供应量”这三个基本因素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货币供应量增长18.07%。2008年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07%,增幅比上年末高1.3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1.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33万亿元,同比增长17.93%。

增幅比上年末低3.12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1.12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8%。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供应量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央行:5月份金融运行平稳 货币供应量增长18.07%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