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建一个让幼儿教师自主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2020-04-17 教育 79阅读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并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利用环境陶冶幼儿情操,影响幼儿的行为,促进幼儿全而、健康、和谐的发展,是当今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利用自然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一直以来,我园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办园宗旨,始终坚持三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明确环境创设的重要性;二是进一步明确环境创设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三是进一步明确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作用。重视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使良好的环境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一、以绿色理念为指引,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大环境
(一)精心规划园林,凸显生态环境美
多年来,我园精心设计每一处环境,努力把幼儿园打造成“智慧、艺术、富教育化的高雅乐园”。幼儿园四季树木长青,品种繁多,全园种植了木棉、紫荆、芒果等38种共261株灌木,我们给每一类树木、花草都挂上不同颜色的简介牌,注明名称、产地、环保作用等,丰富了幼儿的植物知识。
园内草木葱笼,绿树婆要,生机盎然,到处呈现“一抹绿意、一片阳光、几缕清风、几声鸟鸣……”的情景,让幼儿时时处处感受到“路在树中,园在林中,人在景中”的优美画而。
幼儿园还不断加大投入,建造了优雅的金鱼观赏池;用别致文化石、精致的铸铁栏栅建造成“瑞池”,让幼儿每天都可以观赏到各种大小不同的可爱的乌龟;我们还用各种石材把园内的边角地带铺成不同图案的花园小径、林荫大道,使幼儿园的美化体现到细处。我园邀请担任园林设计总工程师的家长帮我们设计,用一流的规划、一流的水准,打造出一流的育人环境。生活在和谐的大环境中,幼儿充分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不断变化的过程,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满足了他们多方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精心设计“小小生态园”,增加文化教育功能
我园根据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特点创建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小小生态园”,在生态园里划分有热带植物温室、荫生植物荫棚、灌木区、花卉区、中草药区、幼儿种植园地、瓜棚、玩水渠等,供幼儿观赏和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在温室里,幼儿好奇地议论:“无土种植出来的西红柿爬得真高呀!”“在沙堆里的热带植物身上长着奇怪的刺啊!”“怎么可以从粗大的树干里冒出了寄生兰?”“为什么木芙蓉的花早上是白的,中午是粉红的,傍晚是红的呢?”·····一个个发现、一串串问题,引发了埋藏在幼儿心底的探究愿望。在种植园地,各个班的小菜地长出了绿油油的无公害蔬菜,当收割完了水稻,幼儿马上等着种小麦。夏天,幼儿可以赤脚走在鹅卵石上,去水里捞小鱼、捉泥鳅,还可以沿着悠悠、曲曲的玩水渠,用脚板去感受一下细沙与粗沙的区别……在和谐、快乐的“小小生态园”里,幼儿尽情地玩耍,尽情地体验和享受庄稼播种、成长和收获的喜悦。
(三)“雕塑”造型,诊释教育的真谛
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有目的地塑造成教育幼儿的“老师”。雕塑也充分显示了“处处育人”的作用。如:园内有寓意幼儿在幼儿园温暖怀抱里成长的“摇篮”塑像,有代表着老师与幼儿一起探究科学发展的“星星、月亮、太阳”塑像,还有表示幼儿在多彩的环境中不断成长、不断腾飞的“七彩世界”雕塑……当幼儿置身于这富有艺术性的造型中,他们的心灵能得到美的熏陶。
(四)构建运动区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本园室外环境,合理布局,打造合适幼儿自主锻炼的运动区,这又是我园一大亮点。在运动区域里,我园设置了超人大型玩具和热带森林探险组合玩具,多功能的组合搭配,生动可爱的造型,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有效地促进幼儿大肌肉和小肌肉、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的协调发展。在宽阔、平整的运动场上铺上优质、色彩鲜艳的PC胶,提高了幼儿运动的安全性;利用楼房的负一层修建了200多平方米的风雨操场,无论刮风下雨,幼儿都能自由自在地快活游玩;利用有5米多落差的挡土墙建成带有戏水功能的水帘瀑布,用于幼儿开展“三浴”锻炼;把50多平方米的灌木丛改造成“绿色迷宫”,成为了幼儿“寻宝”、“捉迷藏”的快乐圣地。
二、以“互动”、“参与”为特色,创建人与环境互动的室内生态环境
(一)医务室—以关怀、温柔为主导,为幼儿提供人性化服务和健康保障医务室内分别用粉红、浅蓝、浅绿色粉刷了口腔保健室、弱视治疗室、常见病室和隔离病室的墙壁,使病孩置身在童话世界里,增加了医务室温馨舒适的感觉。医务室内还设置了娃娃家、建构区、阅览区、美工区等功能区,增加了新颖、可爱的各种玩具,配上颜色鲜艳的各种装饰以及医生们温柔、亲切的笑脸,大大缓解了幼儿走进医务室的恐嗅和压力。
(二)功能室—以“趣”为导,以增智、溢美、探索、强体为目标
园内设有科学宫、美术室、陶艺室、编织室、棋艺室、阅览室、心理室、感觉统合室、烹调室、棋艺室等多个功能室,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模拟社会的真实情景,用1: 1的方式设置了游戏城(内设娃娃家、花果山餐厅、小小超市、蔬果店、小医院等游戏区域),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h角色,还用想象,创适性地反映个人生沽经验,满足了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幼儿在与材料和同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了游戏带来的快乐,特别是小班幼儿更喜欢到游戏城玩,在玩的过程中兴趣浓厚、精神集中、情绪愉悦。
(三)班级环境—让儿童在环境中亲身体验、探索
环境教育相关理论认为,环境教育除了向儿童讲授关于环境的知识以外,还要让儿童在环境中亲身体验,通过在各种环境中的探索活动,感受各种环境问题,从而发展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和积极的态度,达到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的目的。它是幼儿学习的良好平台,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和亲身体验的良好契机,他们通过制作、绘画和与爸爸妈妈共同收集的资料中获得经验的建构和提升,在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上他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教师以问题为切入点,引领幼儿去发现、去观察、去探索。
例如,各班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环境意识的渗透和教育。通过系列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发展、习得保护环境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爱护环境的习惯,从而形成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各班还结合环境纪念日开展专题活动。“地球日”、“环境日”,以环保小制作、绘画比赛、儿童剧等多种形式,开展“绿色梦想”、“描述绿色的广州”、“我是文明小天使”等专题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植树节”、“水日”,开展“争当环保小卫士,践行绿色的承诺”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发现、探索和学习;“粮食日”,在大班组进行“粮食知识知多少”、“粮食制品品尝会”等活动,体验环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相互关系。幼儿积极参与,身体力行实践环保。如,我们大班的幼儿通过做草皮和泥土哪种容易被水冲走的实验,发现草皮的根紧紧地拽住泥土,泥土就不被水冲走,生动直观的实验,让幼儿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水土流失,激发了他们多植树、爱护草地环境意识。
(四)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文化
良好的环境熏陶着幼儿,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我们创设了《谁对谁不对》的墙饰,让幼儿用一些符号来操作表示,在《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墙饰创设上,通过让幼儿将画好的根、茎、叶、花、果剪贴下来并进行操作排列,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交融中掌握知识。在《垃圾分类》的墙饰创设上,通过各种垃圾和垃圾桶的连线游戏场景,真正使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让他们成为环境的主人。
三、构建生态化管理系统,促使多方协调互动
(一)在园本课程管理中凸显环境教育特色
结合常规环境教育,培养大家的环保行为。每周的升旗活动后,开展“绿色新闻主播”的活动,我们创设让幼儿和家长将共同收集到的环境内容向全园师、幼传递绿色信息的平台,培养幼儿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每班设立垃圾分类箱已坚持多年,幼儿已形成了自觉分类存放垃圾的好习惯。同时,带动幼儿利用回收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幼儿优化利用身边资源。
(二)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环境意识
每班环境教育课程每周不少于2个课时。教师自觉将环境教育与各科教学相融合,如体育活动“运送垃圾”、美术活动“有趣的瓶子娃娃”、科学活动“垃圾压缩放”等,丰富幼儿环境知识和经验.使幼儿习得大量的环境保护信息.从而形成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三)举行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文艺汇演
我园开展了歌咏比赛,创作了《森林里的故事》、《我们该到哪里去》、《帮助小动物》、《我们和你在一起》等一批题材鲜明富有环境教育意义的儿童剧,深刻表达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愿。
(四)开展课题研究,探索环境教育新途径
近年来,我园开展研究过的主要课题有:“‘以环境纪念日’为线索,开展主题活动”、“幼儿园环境教育自主性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幼儿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实践研究”、“‘不同年龄段,不同侧重点’的幼儿环境教育的尝试与实践”,以点带而、深入推进环境教育。
(五)节能减排,加强能源节约管理
我园规模大,运作成本高。我们着力建设智能化、数字化的无纸办公系统,创建了绿色网页,构建了网上资源交换平台,实现了网上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与沟通,降低物资消耗,厉行节约。全园使用节能光管,各处照明灯由专人负责,定时开关;各班工作人员做到课室无人时及时关灯、关风扇;办公室电脑设置节电模式,长时间不用就关闭;下班时,关闭各类电器电源;改造更新太阳能热水器,节省用电;更换节水型水龙头和卫生洁具,用完随手关闭;开展节约一张纸行动;利用厨房烟囱的热能设计了利用热能的热水器,解决了厨房用热水洗碗的问题,循环再用热能资源;对部分教学楼的空调机排水管进行改造,利用空调排水灌溉绿化带;等等,这些都成为了师幼的自觉行为,教师和家长们也为创建“无烟学校”作出了贡献。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