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什么区别

2020-05-18 教育 125阅读
两者较为相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更强调面对祸事的转变。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强调的是辩证看待祸福,没有相应的侧重点。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英语:A loss, no bad thing),也作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语出《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鲁迅《呐喊·阿Q正传》:“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但也有可能带来好处。即好事和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此言具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内涵,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后面称“唯物辩证法”)通常讲的就是“矛盾”(“对立统一”),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讲的就是矛盾,而且是讲的对立统一矛盾。“祸”使人悲伤,“福”使人快乐,因此“祸”“福”之间是一个对立矛盾。然而“祸”又有可能使人吸取教训而产生“福”,“福”有可能使人乐极生悲而产生“祸”,因此“祸”与“福”之间又是一个统一的矛盾。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