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内部审计有效性
苏玉红 (哈尔滨铁路局审计处)
摘要: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制机构的一项重要制度。内部审计工作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对于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效率,有效地保证组织方针、政策和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内部审计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内部审计 提高地位 提升有效性 采取措施
内部审计是指部门或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采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查明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1 提高内部审计有效性首先要提高内审的地位
1.1 领导务必要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 通过开展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单位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审计,可以及时揭示内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缺陷,从而对单位的管理起到一个预防作用。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务必要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把一些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人员安排到内审岗位,不要将内审岗位当成“富余”人员安排就业的岗位,那样肯定发挥不了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就更谈不上提高内审的有效性了。
1.2 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受外来或内在因素的干扰或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发挥其作用,实现其职能的根本保证。单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确保内审的独立性:①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互不隶属,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向单位最高层领导负责。②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只能专职,不能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这样就可以使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在业务关系上超脱,不带偏见,不为部门利害关系所左右,能够从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1.3 内审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 开展内部审计,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其目的在于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为单位服务是内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这才是内审角色的正确定位。角色定位对一项工作的开展起着规范和指导的作用,内审定位出了问题,偏离了为单位服务的准则,其工作职能性质就会变味,被审部门和单位也就无法接受。
1.4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内审人员的沟通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是从事会计监督和单位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特殊行业,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因而从事审计职业的人职业道德优劣,势必直接影响审计职能的发挥,影响内审的地位。所以作为内审人员要严格按行业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才会森得信任,因而也就提高了内审的地位。另外内审人员还要对自己工作的内容、性质在单位中进行宜传.进行一些必要的沟通,一方面让单位的决策机构对内审有更深人的了解和认识,从而给予内审应有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要让单位内部更多的人知道内审、关心内审,从而做到支持内审。
2 提高内部审计有效性的措施
2.1 合理的内部审计调查方法 合理的审计调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 观察法(帐外信息法)。观察法是“跳出”会计资料,从帐外“捕捉”信息的审计调查方法。该方法没有固定格式,应多方面留心,见机行事,灵活多样。
2.1.2 询问法。审计工作要创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和谐气氛。存在的问题大多是由管理引起的,而管理的缺陷既有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原因,也有具体实施人员的原因。审计人员最好的办法是引导被审计人自己分析、自己找缺点,避免主观假设、仓促地下结论,要充分体会被审计人的意图、目的和困难,客观分析缺陷形成的原因,尽量淡化双方的对立情绪,在感情上与被审计人产生共鸣。提问时应注意技巧,要善于倾听、耐心倾听。
2.1.3 函证法。函证对象的选择主要关注关联方、往来单位、银行、账户余额大小,加强函证过程的控制。
2.1.5 问卷调查法。问卷涉及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调查,注重对各部门、各环节风险因素的调查。
2.1.6 现场走访。询问+观察=现场走访。了解业务细节,列出访谈提纲,避免录音,创造融洽的、相互信任的气氛。
2.2 内部审计是否有效,分析判断方法极为重要 审计是一种高智商的工作,经常要运用取证、判断、推理来核定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审计与被审计之间是一种智慧的较量。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识别和比较,对审计事项和自身行为所做的估计、判断或选择。审计判断具有目标性、主观性、经验性、风险性和连续性。审计判断的方法主要有:
2.2.1 直觉判断法。直觉判断法是审计人员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对当前需要判断的事项作出分析和推论,是建立在审计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
2.2.2 比较判断法。比较判断法是审计人员运用类比的原则,把需要判断的项目与类比的项目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其差异的判断方法。
2.2.3 归纳判断法,归纳判断法是从个别特殊事件中推出一般结论的审计判断方法。在现代审计中,审计人员通过抽样,从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样本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
2.2.4 演绎判断法。演绎判断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推演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从一般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要求,针对具体经济业务推断出具体业务是否合法、公允的结论,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判断方法。
2.3 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相互协作 首先,应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理念,培养合作的意识。对内部审计人员而言,应在合理维护组织利益的前提下,对于外部审计工作不应是防范和抵触,而应该积极的配合与支持。对于外部审计人员而言,应该在审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及其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与援助。对管理者而言,可以通过在与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约定书中作出规定,在公司内部审计章程和办法中提出要求,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作提供支持。
其次,应明确内、外审计双方的责任。由于注册会计师鉴证财务报表的责任不断加重,对协调作业更感需要,注册会计师对内部审计依赖的程度,视内部审计制度是否健全,其工作效率、效果及独立性能否令人满意而定;内部审计机构在利用外部审计工作成果,以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审计效率时,应对外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有选择地利用外部审计工作成果,而不能在所有方面完全依赖外部审计工作成果。
再次,对于协调的方法而言。并无一定的方法或固定的程序,协调效益的发挥依赖于彼此信任的程度与两者间关系的活用,因此,适应不同的环境采取适当的步骤,依靠敏锐的判断作出正确的抉择。
2.4 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的大部分工作将由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辅助审计对于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是显而易见的。但相对于国家审计及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在审计软件的开发利用,在建立健全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上均比较滞后,许多具体操作都是以国家审计的有关制度为参考,自身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规范且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内部审计的发展要求。因此,应着力建立健全有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包括具体岗位职责的划分、具体操作管理制度、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等,从制度上来规范和指导计算机辅助审计;并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培训。当前的审计人员只有掌握计算机技术,熟练运用审计软件,才能不断推动审计工作的发展,从而不被社会所淘汰。
[2]吴岩.《对加强内部控制审计方法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09(6).[3]胡茂莉.《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方法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