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不管是几亿用户量的淘宝、微信、京东、58同城还是一个刚上线的小APP,似乎都在极其“渴望”地获取着用户任何一丁点儿的数据信息,这背后既有着“法不禁止即为许可”的因素,同时也有“APP们”各自的小算盘,毕竟数据本来就在哪里,你要还是不要?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哪些个人数据是可以获取的,于是“APP们”照拿不误,照单全收,用户被拿了也无力吐槽,剩下的似乎就看“APP们”怎么将这些数据进行“造化”了。
虽然网络黑产疯狂,但是由于《网络安全法》已经实施,正规APP平台方主动去将用户数据用于不法勾当的可能性很小,反而用户需要警惕的是各种不正规渠道、只以窃取个人信息为目的而存在的APP,这种APP危害极大,也并非主流所为,必须彻底查杀。
而正规APP平台获取用户信息后,用作大数据分析也好,用作人工智能学习基础也好,甚至用作平台间数据交换也好,最关键的还是要对用户信息的保护和进行真正有价值的利用,让用户信息真正到头来能够服务好用户。
在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年代,一味地讲求信息的谨慎原则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信息的互联互通已经成为趋势,我们除了需要要求平台保护好我们的信息外,更加需要对平台在利用我们的信息时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各个互联网巨头割裂而成的互联网信息孤岛如何打通?个人信息既然作为一种资源被平台所利用,而提供这种资源的用户本身是否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当用户信息不希望被平台所利用时,是否可以有权说不?
以互联网目前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为例,腾讯系、阿里系、百度系等等,虽然体量庞大,但是数据却割裂固封,用户在淘宝买了东西,百度搜索并不会懂得给用户更好的选择,在转转上面想淘二手货,闲鱼上的好货也并不会主动推送,这对于用户而言,平台间的割裂更是造成了个人信息利用的低下,也许各大APP在合法的途径下积极获取用户信息的同时,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而不是存着作为估值的筹码。叶丹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