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菌以瑞泰瑞盈重疾险为例,从五个角度来分析定期与终身重疾险的利弊
1、保额角度
我们常说买保险买的就是保额,因此保额做到位非常重要。不论是定期重疾险还是终身重疾险,都要面对的这个问题。
但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如果把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进去,当时选择的保额在未来几十年后就不一定值钱了。
对于保20年的重疾险来说还好,如果是保至终身的重疾,一旦晚年罹患疾病出险,那时候的保额还有多少真实购买力呢?
其实,这个问题保险公司自然也已经提大家想到了。
因此保险产品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保费的“时间价值”,也就是产品的预定利率。自保监会2013年开启的利率改革以来,多数产品的预定利率在3%-3.5%左右,这个可以类似银行的利息去理解。
假设未来的通胀率为3.5%左右,那么预定预定利率能达到3.5%的产品基本上就能跑赢通胀了。
因此,目前保额的考量因素,不但需要包括家庭资产、收入能力、负债情况以及整体收入支出比,还要结合目前的医疗情况。
对于定期重疾而言,50万保额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是终身重疾,或者真的非常担心几十年后保额缩水,不放在能力范围内,适当增加保障,也就是产品叠加购买。
2、保费角度
这里我们按照不同保障期限,对比一下保费情况。先设定几个不变的因素:男性,30周岁,20年交,保额50万,不附加轻症/豁免。
保至60周岁,年保费为2335元;保至70周岁,年保费为3930元;保至终身,年保费为6365元。
可以看到,保至60周岁和保终身相比,保费相差了近3倍,而瑞泰瑞盈已经是消费型重疾中,性价比很高的产品了。放在其他产品上,可能相差的倍数不不止如此。
单从价格上看,定期重疾险的保费相对便宜,终身的保费相对比较贵。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预算比较有限,显然定期重疾险更合适,保至60岁,保障期限也涵盖了事业黄金期。
对于有房贷压力、高额生活成本的人群来说,定期重疾险也更合适,这样余下的预算可以配置其他保障。
3、杠杆率角度
杠杆率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保额与保费的比,计算公式如下:杠杆率比=保额(总保额)÷保费(单期保费)
保至60岁的杠杆率比为214:1,保至终身的杠杆率比为78:1。那么显然,定期重疾险的杠杆率比要明显高于终身重疾险。
4、出险率角度
根据几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看,重大疾病的平均理赔年龄在42周岁,50%以上的理赔年龄集中在35-49周岁之间,正处于家庭责任比较重的时候。
而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重疾出险的年龄甚至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如果保障能够涵盖疾病高发期,也就是保障至60岁或者70岁,确实也要比保至终身的重疾险更为划算一些。
5、投资角度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保障至60周岁的瑞泰瑞盈重疾险比保障终身的保费少交了:4030元。
如果选择保至60岁,把省下的4030元自己拿去理财,按照5%的年收益率累积,假设30岁开始,连续投20年,这样一个“定期+投资”的组合,收益又会如何呢?
经计算得出,20年后累积到139918元,也就是小14万元;40年后收益就可以累积超过50万,与总保额持平。
也就说,这样的组合反倒是起了双重保障的作用。这笔钱不仅可以养老看病,还可以以备不时之需,流动性比买终身重疾险灵活很多。
从长远来看,利用省下的保费去理财,“定期+投资的”组合回报率会更高一点,保障也更高一些。
那么什么情况下买终身更适合?
从上面列举的几个角度来看,确实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定期重疾险更为划算,那是不是意味着终身寿险就没有用武之地呢?并不是。
事实上很多保险产品都是年龄越大,保费越贵,到了一定年龄就没有购买资格,或者即使能买,也容易出现保费倒挂的现象,不仅不划算,保额也不充足,基本起不到保障作用。
保险市场上的定期重疾险一般都是消费型的,属于在一定期限内,如果没有得病或自然死亡,保费也就打了水漂了。
而现在很多终身重疾险都包含身故赔付,虽然含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险保费会相对贵一点,却确实做到了不管先发生重疾或者先身故,都能得到理赔的情况,也可以理解为是类似财富传承性质的保障。
因此,对于有这种顾虑,且本身预算比较充裕的朋友来说,不如一步到位,直接配置一份终身重疾险来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