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产生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方式: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
有影响的企业:陈启沅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影响: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及两面性。
(2)初步发展 时间:甲午战争以后。
原因:资本输出加剧了中国自然经济分解;清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概况:商办企业数量增加;私人投资总额增加。
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3)短暂发展 时间:1912~1919年(一战期间)。.
原因:1.客观: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主观:民族资产阶级受辛亥革命鼓舞以实业救国。,
特点:短暂,主要发展的是轻纺工业。
影响:资产阶级掀起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条件,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最重要的条件。
(4)断续发展及日渐萎缩 时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原因:1.外因:帝国主义的侵略。2.内因: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特点:断续发展,日渐萎缩。
(5)奄奄待毙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原因:1.外因: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进行资源的掠夺。2.内因;官僚资本的排挤和剥夺。 概况:民营工业纷纷倒闭。
(6)纷纷破产 时间:解放战争时期
原因:1.外因:美国加紧对中国经济的侵略。2.内因:国民党发动内战,肆意掠夺,苛捐杂税层出不穷。 概况: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工厂、商店纷纷倒闭,大量工人失业。
影响:工人参加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7)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时间:1951年。
原因:严峻的经济形势需要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很大。 结果:1951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黄金时代'。
意义: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打好基础。
(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时间:1953~1956年
方式:采取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 式。
结果:1956年,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拓展资料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他毗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在中华民族中兴办起民族产业,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社会大的背景与形式问题的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着道路。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
基本介绍
发展线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兴衰背景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战后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刺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
深远影响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政治上,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影响发展因素
(1)先天不足:资金准备不足,缺乏原始积累;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从手工劳动直接进入机器大生产,存在技术和人才上的空白;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等观念的消积影响。
(2)后天畸形:面临四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封建主义的阻碍,自然经济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开放程度高,发展较快,中西部广大地区发展落后;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不足
(3)缺乏正确的道路,安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