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战争的前因后果及详细过程

2020-06-22 综合 761阅读

一、原因

(一)中印边界问题

(二)意识形态的分歧(对斯大林评价)

(三)波匈事件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权的问题

(四)对国际形势的不同看法

(五)布加勒斯特大会和苏联撤走专家

(六)赫鲁晓夫个人的问题

二、经过

据不完全统计,从1964年10月15日至1969年3月15日,苏联共挑起边境事件达4189起,比1960年到1964年增加15倍。

1967年到1969年初双方在边界上的若干地方,比如乌苏里江上的七里沁岛和珍宝岛,不断发生巡逻队冲突,从对骂到推搡、棍棒武斗等。

从1968年开始中方准备在中苏东部边界进行武装行动。

1969年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批准之后,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部署3月在珍宝岛进行“珍宝岛反击战”,为在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定基调。

1969年3月2日苏军发现中方有人上岛,便派出边防巡逻队上岛驱逐对方,被中方伏击,打死打伤数十人。

3月15日和17日,中苏双方的边防部队在此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和当时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中方伤亡比对方少,这次战斗中方称为“珍宝岛保卫战”或“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在1969年3月15日的战斗中,苏方军队一辆坦克已经侵入中国境内,行进于封冻江面上的苏军当时的主力坦克T-62坦克被击毁,迫使其乘员弃车。

在该日的战斗中,苏方指挥官边防总队长列奥诺夫·德莫克拉特·弗拉基米罗维奇上校阵亡。

1969年3月17日为争夺坦克,双方互对炮击,但均没能将该辆坦克拉回。

扩展资料:

背景:

中苏矛盾萌芽于1930年代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和其他一些领导人认为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不符合缺少工人阶级的中国的国情,而决定发动农民进行革命。代表苏联路线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同年在莫斯科举行的81国共产党大会上,以及1961年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苏共否定斯大林、主张“两全路线”,还公开批判和中共关系密切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是教条的斯大林主义,号召推翻霍查。中共代表周恩来当场予以严厉批评与驳斥,并率代表团提前回国,以示抗议。

中共认为“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起来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三七开的评价比较合适。”中国认为否定斯大林是丑化共产主义运动,给帝国主义者以可乘之机;苏联则认为要解除个人迷信给苏联带来的沉重影响,让苏联更好地发展。1961年底苏联和阿尔巴尼亚断交。

在此期间,中美大使级会谈继续进行。5年间共举行26次会谈,内容包括中方会谈方案、会谈纪要和抗议美国U2飞机侵犯中国领空等文件。同时期,中国与法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中日也根据协议在对方首都设立联络事务所和互派常驻记者。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