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是哪朝都城?

2020-05-17 综合 106阅读
北魏前期的都城
据《史记·匈奴传》记载,自秦代开始,即在大同城西的十里河谷修建了武周寒,并“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又据《大同县志》记载:“洎元魏建都创设宫阙,辽、金复置陪都,民物日繁,规制愈广,屹然为全晋一重镇。”所以,远在公元前三世纪的秦代,大同便已开始建城;五世纪时,北魏又建都于此。以后,辽、金也都以此作为陪都进行了建设。到明时,大同被列为全国“九边”之一。
历史上对大同的形成做出最大贡献的朝代当首推北魏,次则辽、金、明、清。而今日的大同市则是古代大同的继续和发展。
北魏为鲜卑族拓跋氏所建。公元386年,拓跋(王圭)建立北魏,并于398年自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于平城(今大同市)。从此,大同作为北魏的都城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为止,共历六帝七世,凡九十六年,一直是当时中国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中心,同时也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北魏前期的都城,是在汉代平城的西面新建,经扩建而成的。首先,是在天兴二年(公元399年),太祖道武帝拓跋(王圭)驱使俘获的九万余高车族人,大兴土木,营造宽广数十里的鹿苑,并且引水分成三渠流入宫城。同年八月,又仿效西安,增开了十二个城门,每面三门。接着,天赐三年(公元406年)六月,拓跋(王圭)再次扩建平城,修筑了一座由市(街市)、里(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组成的面积约二十平方里的“外城”。
泰常七年(公元422年),明元帝拓跋嗣又“筑平城外廓,周回三十二里”。新建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即城中的住宅区)。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孝文帝元宏又一次“新作诸门”。至此,北魏初期的都城 —— 平城,就成为由“宫城”、“外城”、“廓城”三部分组成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市。
关于北魏城垣的具体位置,史书无详细记载,也未发现更多的可靠遗迹。仅据《水经注》,平城距“白登台十七里,”“距白登山七里”和唐人张嵩《云中古城赋》“因方山以列榭,按长城以为窟(指宫城)”,“元沼泓宏(水势回旋的大水池)涌其后,白楼(山截)(山奥)(高峻的样子)兴其前”的记述,以及其它文献、实物资料推断,北魏平城的大致地理位置,应在白登山以西、方山以南、外长城环抱之中。其外城之余垣当在自登山西麓以西3.5公里处的御河东岸;北垣的东半部与“宫城”的南垣相展合;南垣可达今市区的北部;西垣在今市区西北约五、六公里的山西省化工厂、上下皇庄、安家小村一川。绕于宫城南山的廓城,其南垣应在今市区迎宾路以北。而皇室居住的宫城,当在距今市区中心五公里处的百马城和旧火车站东站一带。北魏平城的北垣很可能是依山而筑,由东向西再逐渐向南斜去;西垣、南垣也受其影响呈倾斜形。尽管平城的外廓是一个不太规则的方形,但位于它东北部的宫城却十分规整,清时仍然屹立在北关外的双阙,对能就是宫城的前大门。
北魏平城的内墙与外廓墙皆为土墙,系夯筑而成。每面城墙辟有若干城门,城门之上建有巍峨壮观的城楼。据《南齐书·魏虏传》推断,这时在平城城墙的四角,都建起了角楼。高大雄伟的城楼、角楼与皇宫中金碧辉煌、高耸挺拔的殿、台、楼、阁遥相辉映,使这座塞上都城显行分外宏丽。城内街道四通八达,有被划分成“坊”的一片片居民住宅区;有熙熙攘攘的手工业和商业的“里”、“市”。另外还有“屈径”“西廓内”的碧波流水,以及沿着两岸营建的高耸楼堂和绮丽多姿的人工园林,将平城点缀得十分秀美迷人。唐代吕令问在《云中古城赋》中说:“池桑干之水,苑秦城之墙,百堵齐矗,九衢相望。”决非是夸大之词。
北魏皇宫建于城东北部,是皇室和主要宫殿的所在地。从太祖道武帝拓跋(王圭)迁都这里之后,即开始了“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先后辛苦经营了八、九十年,直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还一直在大力营建之中。其中见于史籍记载的皇宫之内所建的宫殿楼堂就有二十八所,花园池亭九处。在这些宫殿楼堂之中,西宫、东宫、北宫为诸宫之最,是北魏皇宫的主要宫室;天文殿、永安殿、太华殿、安乐殿为诸殿之首,是魏初数代皇帝接受大臣朝见的主要殿宇,也是当时平城最宏大和壮观的建筑群。至于其建筑的精美程度和风貌,我们只要从云岗石雕中高耸的重楼,华丽的殿堂,以及多边形的塔柱之上,就完全可以想见其一斑了。
北魏皇室的主要御花园,当首推华林园、永兴园。作为皇家主要游猎场所的鹿苑(包括东宛、西苑、北苑)则更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豪华的园林。它是一处西起雷公山,东包采掠、白登山,方圆数百里的园林。苑内殿宇林立,亭榭参差,松柏参天,迷禽暗日,幽境曲桥,峰回路转,灵山秀水,美不胜收。苑中的采掠山为游猎区,上建“虎圈”并散有许多异兽珍禽;白登山为祭祀区,上有太祖道武庙,昭成、献明庙;方山为佛事活动和游览区,上有方山石窟、方山宫、永固陵、万年堂、思远佛寺和永固石室等。御河、万泉河、开山口河等穿苑而过,自然形成或人工修建了许多大小湖池。其中以方山下的灵泉池以及人工修建的鱼池最著名。灵泉池旁建有灵泉宫,是一处规模很大的皇家行宫,朝廷中许多重要的庆祝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另外在鹿苑的西山还开凿了鹿野苑石窟,与其附近的崇光宫组成一组建筑,是献文帝禅位后的居住和坐禅之地。
根据“左祖右社”的旧制,北魏王朝把太庙建立在皇宫南面的左侧,而其右侧则建祭祀社稷的方坛,名曰“社稷坛”。在城的东部继有北魏最高的学府——太学。在城的东南隅,建有全城的最高建筑物——永宁寺塔。这是一座高达百余米的七级浮图。风吹铎铃,声闻十里,时为“天下第一”。北魏王公贵族、达官显宦的府邸多建于皇宫南面附近,他们不仅拥有豪华的住宅和大重的财富,而且还拥有数量可观的私有奴隶,即所谓“生口”。以拓跋氏为代表的皇室、贵族、官宦等,是这座城市乃至全国的统治层。一般居民住宅区和手工业、商业区,则集中在城南。
当时,平城的人口很多,在城市和京畿地区,即东至代郡(今大同县东),西极善无(今右玉县南)、南极阴馆(今山西代县西北)、北尽参合(今左云县北),共居住着汉、鲜卑、匈奴、羯、氐、高车、羌、宾、柔然、高丽等十几个民族的人民约一百余万。这众多的人口,多是北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全同各地的控制,防止所征服的各国的复辟,而将他们先后从全国各地大批迁徙而来的。其中,仅根据《魏书·本纪》记载,从太祖道武帝拓跋(王圭)开始,大的迁徙就有这样几次:
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正月,拓跋(王圭)攻(阝舀)邺城(在今河北临漳县北)以后,将太行山以东六州的官吏、百姓以及徒何(鲜卑段氏)、高丽等和能工巧匠十万余人迁于平城。
泰常三年(公元418年)将冀州、定州、幽州三州的徒何迁于平城。
太延四年(公元439年)冬十月,将凉州三万余家迁于平城。
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将长安城内的能工巧匠二千余家迁于平城。
正平元年(公元451年)将在战争中投降的五万余家分别安置在平城附近。
太和五年(公元481年)四月,将徐州、兖州一带的“反民”三万余人迁于平城。
几次大量移民,不仅使北魏京城的人口骤增数十万,而且也荟萃了各种各样的人才,促进了京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中国北方各民族的迅速融合,并为建设一座宏丽壮观的京城提供了人力、智力和技术条件。
  此时的大同,不仅人烟稠密,市井繁华,而且经济也相当发达。据《南齐书·魏虏传》和其它一些的史料记载,随着京城的建立与扩大,农业和城市内部不可缺少的“铁作、木作、纺织、酿酒”等手工业也很快发展起来。另外,铸铜、制铜、首饰等手工艺品也很繁盛。特别是铜器工艺,除了一般的铸、制以外,进而还能冷打、热打、烘打,不但能够制造寻常铜器,而且能制造工艺水准相当高的响铜和铜乐。其中,铜驼铃便是遐迩闻名的产品,不仅形制精巧,而且音色悦耳宽远,传及数里,因而畅销于内蒙及西北各地。银矿开采业也有了发展,城东郊的白登山便是当时全国主要的产银地之一。随着农业、矿工业的发展,大同的商业也逐步发达起来,并且.很快成了一座繁华竞逐的贸易城。来自西域和中亚细亚一带的龟兹、乌孙、鄯善、悦般、破洛那和来自东北地区的契丹、高丽等国的使者和商人也往来不绝,更增添了这座城市的繁华景象。
由于北魏初期的几代皇帝大都崇尚佛教;又于公元439年将俘掠的凉州(甘肃黄河以西地区)僧徒三千余人、宗族吏民三万户迁徙于此,这就为佛教在大同地区的空前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从而造成了沙门佛事的东移(因凉州靠近西域,一直为中国西北部的佛教中心),使大同成了当时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在此期间,北魏王朝一边耗费巨资,开凿云冈、方山、鹿野苑等石窟,一边在城内广建寺院,广收僧徒。至孝文帝太和元年(公元477年),仅平城城内便有佛寺百所,僧尼二千余人。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迁都洛阳,大同的繁荣便逐渐开始走下坡路。接着,又是烽火连年,到了六世纪初,这座盛极一时、名闻遐迩的北魏京都,便“尽为丘墟”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