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中原王朝无法彻底战胜北方游牧民族

2021-11-04 综合 255阅读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能力问题,第二是动机问题。
  能力问题:
  1)北方游牧民族拥有古代冷兵器战争最重要的战斗平台:马。中原不是产马区,所以主要是步兵。而骑兵,拥有快速移动能力,进可攻,退可逃,占尽了便宜。其次,骑兵与步兵打斗时,居高临下,利用战马的冲力,可以毫不费力的攻杀步兵,所以,历史上,步兵打败骑兵的战例很少。(汉代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用的是骑兵,因为汉代拥有黄河河套的产马区;宋代岳飞打败金兵的骑兵主要是防御战、阵地战,追击战很难取胜,而且岳飞是中国千年以来少有的优秀将领,仅为特例;明初,朱元璋打败蒙古骑兵用的也是骑兵,而且这时候蒙古骑兵经过80多年对中原的战领,已经大为腐败,而中原汉族经过80多年的学习,骑马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2)北方少数民族生存环境远比中原地区汉族恶劣,夏天的干旱、冬天的风雪等都可以轻易的让人们的牲畜饿死、渴死、冻死,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抱成团,组成部落求生,所以,部落内部联系比汉人更强,这有利于战争时候的互相配合。
  3)北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经常大规模迁移,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军事演习,靠打猎取得肉食与保护牲畜财产,从小就生活在马上,从小就骑射,这些训练都是军事训练与演习,而汉族人以种地为生,生存环境远比北方民族要好的多,不用也不可能经常进行军事上的练习,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熟悉作战,而北方民族从小就会,而且也可全民皆兵。
  所以,北方少数民族的作战能力远远比汉族人民要强大。

  其次,就是动机问题。
  1)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基本上只长草,不适宜耕种。所以,北方民族生产力低下,加上环境恶劣,随便一个灾荒年代,就可能造成牲畜全部死亡,人们无以为生,为了生存,他们就会去侵略抢劫,这在北方游牧民族看来,被视为自然现象,是英雄的壮举,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惯性。而不幸的是,汉族地区环境很好,是膏腴之地,物产丰富,同时,汉人作战能力又弱,这就变成了天然的被抢劫对象。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有着强大的进攻动机和欲望。
  2)而汉族地区物产丰富,基本上不需要游牧民族的物品,或者说北方财物不是汉族生存必须(汉族也出产牛、驴等大牲口用于生产,也出产羊、猪、鸡鸭鹅等用于食用,不过就是马匹少点,但也并不是绝对不产出,只是质量不高而已,但已经完全可以用于农业生产),而北方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不适宜耕种,对汉民族的吸引力不大,当汉民族强大时,他们除了安全问题,对北方没有进攻的动机和欲望,而要守住这么大片在当时作用不大的地区,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中原运来,这会极大的消耗中原的国力,这里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西汉时候,汉武帝打击匈奴成功后,不得不放弃大片草原,而这种战争耗尽了汉初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让汉初国力受到很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所以,汉族总是无法彻底战胜北方游牧民族。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