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和朝鲜是什么时候不用汉字的,为什么不用??

2020-10-29 文化 330阅读
1945年,韩国从殖民地统治中解救出来。新生的韩国提倡国粹主义。表音字学者站在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前列,提出全部使用表音字等于爱国。1948年政府一成立,立即制订了《表音文字专用法》,规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但是,公文的附加条款允许汉字与表音字并用。
韩国法律规定,以表音字为专用文字。1948年独*立之后,为了弘扬民族精神,政府制订了朝鲜拼音文字专用法,规定公文只能用表音字书写。但是鉴于历史的缘故,暂时允许兼用汉字。从1970年起,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朝鲜表音字。在其后的30年当中,小学完全取消了汉字,初中高中仅向学生
教授1800个汉字。这一原因造成韩国20--40岁的人几乎完全不懂汉字。他们被称为"表音字的一代"。
带给这代人的后果,是古典文化修养欠缺,与传统脱离,完全脱离了东亚文化圈,深陷孤立与凄楚之中。韩国青年一代连汉字读法都不清楚,书写汉字就更困难了。很多人用汉字写不出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也写不出,走出学校进入社会之后还要自学汉字。韩国面向成人的汉字函授机构遍布各地。
朝鲜也从1949年起全面废除使用汉字,逐渐过渡到一律使用表音字。不过1968年在金日成指示下,修改了一律使用表音字方案,逐步恢复汉字教育。目前朝鲜小学生从五年级开始学习汉字,至高中毕业止学习1500个汉字。大学期间再学习1500个。共计教授3000个汉字。同样是在1968年,韩国的朴正熙总统下令从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汉字,强行废除教科书中使用的汉字。在朴总统坚决推行使用表音字的背后,强调的是土著民主主义以此解释自己的偏执。当时的朴总统企图终身独*裁****,于要求实行欧美式民主的人们针锋相对。以倡导土著民主主义,竭尽全力强调各国各自的土著制度和精神,在此基础上推行文字拼音化。总统的一句话就废除了汉字教育。
当然,由于历史原因,当韩国和朝鲜废除汉字以后,确实对生产和生活方面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有的地方一个汉字能够表达的意思,但是在韩语里却要用很多个音节来表达。所以只有极个别的地方,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朝鲜半岛用汉字的地方。
比如,花圈里面一般有一个“奠”字! 中国、韩国、朝鲜都有。而这个字无法用韩语来表达,所以依然保留了下来。
hehe 呵呵,所以到了2005年,历史文化又发生了有趣的逆转。2005年2月9日,韩国政府宣布:在所有
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等领域,全面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中国汉字和汉字标记,以适应
世界化的时代潮流。并且提出了《推动汉字并用方案》,为了发展韩国的传统文化,促进
与东亚汉字文化圈国家的积极交流和推动韩国观光事业的大力发展,将目前完全使用韩国
文字的公务文件改为韩、汉两种文字并用,以解决韩文难以清楚的表明汉字含义的历史难
题。
方案指出:凡地名、人名、历史用语等不写汉字就容易发生混乱的语汇,均在韩文后面注
明汉字。为了给中国和日本的观光者提供方便,将逐步在道路交通标志上实行汉字和英语
双重标记。此外,还将同教育部门协调改善汉字教育体制,前韩国总统金大中说:“韩国
的各种历史古典文章和史料仍以中国汉字书写,如果无视中国汉字,将难以理解我们的古
典文化和历史传统,有必要实行韩、汉两种文字同时并用”。而且韩国的许多专家、学者
和居民都强烈呼吁加强汉字教育,要求全面恢复使用中国汉字。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