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2020-09-10 时事 97阅读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意义
* 提高产品质量
* 改善产品设计  
* 加速生产流程
* 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 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 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 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 减少经营亏损
* 降低现场维修成本
* 减少责任事故
全面质量管理意义
* 提高产品质量
* 改善产品设计
* 加速生产流程
* 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 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 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 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 减少经营亏损
* 降低现场维修成本
* 减少责任事故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观点
为用户服务的观点
在企业内部,凡接收上道工序的产品进行再生产的下道工序,就是上道工序的用户,“为用户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基本观点。通过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达到提高最终产品质量的目的。
全面管理的观点
所谓全面管理,就是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全企业的管理和全员的管理。 1.全过程的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2.全企业管理 全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质量管理工作不局限于质量管理部门,要求企业所属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共同对产品质量负责。 3.全员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让每一名员工都关心产品质量。
以预防为主的观点
以预防为主,就是对产品质量进行事前控制,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使每一道工序都处于控制状态。
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科学的质量管理,必须依据正确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找出规律,再结合专业技术和实际情况,对存在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正确措施。
质量控制的四个阶段
质量控制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称为计划阶段,又叫P阶段(Plan)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国家计划指示等,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 第二个阶段为执行阶段,又称D阶段(Do) 这个阶段是实施P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 第三个阶段为检查阶段,又称C阶段(Check)。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 最后一个阶段为处理阶段,又称A阶段(Action)。 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每一环都要求品质:学习、思考、分析、评估、改进。产品可靠:及时完成、品质优良划一。更顺畅的沟通管道:倾听、询问、勇于发言。” ——本田汽车的企业愿景宣言。 PDCA是一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1、有计划中有变化,在这种情况下PDCA方法很能体现出成果,但面对变化多的情况,往往越往后对变化的处理能力越弱。 2、计划中无变化,计划被完美的执行了,下一步怎么办?制定更高的计划目标?还是继续按原来的计划进行?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