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朝鲜半岛,举凡礼制、政治制度、经济、科技、艺术、风俗等,均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自古以来,朝鲜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以儒学为治国之道,建立集贤殿,集中著名学者从事语言、行政、科学、音乐和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巨大成就。他在1443年创制,1446年颁布实施朝鲜文字,朝鲜民族才有了自己的文字。因此,世宗被誉为朝鲜半岛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为了解决一般百姓的读书问题,世宗发明了韩文,颁布了《训民正音》,后来韩文成了现在的南北朝鲜语言的主要形式。�
《训民正音》里的韩文包括17个子音(相当于汉语的声母,英语的辅音)和11个母音(相当于汉语的韵母,英语的元音)。因为当时韩文的使用对象是一般庶民百姓,所以被一些有学问的人贬称为“谚文”,意思是俗语、俚语。据野史记载,有一天世宗大王看见窗棂突发奇想,以这些窗棂的形状创造了朝鲜文字,并取名“韩文”。实际上,韩文是由汉字的笔画演变而来,但是给每一个笔画赋予了发音,2-4个笔画(少数字为6-8笔)组成一个方块字,可横写也可竖写,见字就可以拼出读音。既可以用来标示汉字词也可以表示固有语。韩文拼写简单,很容易掌握,只要会讲韩语,几天就可以读书看报了。所以,朝鲜半岛几乎没有文盲。
韩文的发明并没有排斥汉字,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韩文也不可能取代汉字的地位。在创制韩文的过程中,朝鲜学者先后13次前往辽东,向谪居在那里的明代翰林学士黄瓒请教音韵和发音的表记。尽管如此,韩文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各方的阻力,当时的崔万里等学者提出:“放弃汉字使用谚文,违背了恭敬中国的思想,等于承认自己不开化。”有关韩文的公告《训民正音》在韩文发明后的第三年才得以正式颁布。
虽然近代以来韩文逐渐取代了汉字,但是朝鲜语中的汉字词却无法被取代。朝鲜语中的汉字词大部分来自古汉语,像车站称为“驿”,书称为“册”,酒杯称为“盏”。而且由于韩文发音比较少,几个汉字只有一个韩文相对应,只用韩文经常不能将一些同音词汇的意义区分出来,完全使用韩文容易产生混淆,有些词汇不标明汉字就不知道确切的称呼。所以在韩文创制之后的几百年里,朝鲜半岛的语言书写形式还是以汉字为主,后来汉字、韩文混合使用,汉字词使用汉字,其余使用韩文。这种混合型文字形态渐渐成为朝鲜半岛通用的文字形式的主流。但在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半岛以前,官方文书,典籍制作、科举取士仍使用汉字。
在历史上,只有少数政权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才会写汉字,科举考试以及各种正式文书都通用汉语,所以认识汉字的多少成了评价一个人学问高低的标准。对于当时的朝鲜人来说,汉字确实是太难了,后来注解汉字的字典被称为“玉篇”,有人解释是因为汉字太难学,所以汉字就成了与玉同价的宝贝了。
韩语是拼音文字。在韩语里,每个母音可以自成一个音节,或与子音合成一个音节,而子音则不能单独成为一个音节。韩语在结构上有许多特点。首先,从音韵来看,它有母音和谐现象,也就是一个单词里的母音同化现象。其次,单词的第一个子音是受制约的。再次,韩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没有子音群。韩语在语法上也很有特点。它具有胶着性,有许多具有语法意义的助词与词尾。体词助词附在名词、代词和数词等体词后面。谓词的词尾附在动词、形容词等谓词的后面。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语法意义,通过词类转化,谓语的词尾也可附在体词之后,体词的助词也可附于谓词后。韩语有补助动词。韩语在动词与动词连结之时,不使用接续词,而是只需在前面的动词后附上一定的词尾以表示接续。在韩语里,动词、形容词词干如不附之以词尾,则不能单独使用。讲究使用敬语,是韩语的又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