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理论有啥区别

2020-05-07 综合 79阅读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现代西方经济学也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影响巨大。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学进行比较研究,弄清它们之间的理论渊源关系及其区别,这对于我们更好地以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理论渊源关系和区别
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是吸收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也不例外。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就它们之间的理论渊源关系来看,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年代早、流派多、影响广,可以说西方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
经济学界对于西方经济学涵盖的范围尚无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以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主要对象的经济学统称为西方经济学。按这一界定,亚当·斯密是大家公认的西方经济学之父,他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创始之作,也是西方经济学产生的重要标志。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及其以他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总结了近代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描述社会财富的来源和积累规律,其目的是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发展,曾经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亚当·斯密之后,经济学研究开始转向了微观经济领域,形成了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着重研究个别厂商、个别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其目的是实现市场主体经济活动利润和效用的最大化。进入本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激化,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断发生,尤其是1929-1932年的世界性大危机产生了凯恩斯主义,以凯恩斯为先河的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等经济总量分析为主要方法,以研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为主要宗旨。无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还是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它们研究的内容和政策主张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石---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合理的,理论研究的共同目的是实现资本主义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方经济学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派别,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研究的对象各有侧重。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经济学以一个国家如何积累财富为主要研究对象。1890年发表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则把经济学研究的重心由生产转向了消费、需求,把研究的领域由国家如何致富转向了个别消费者、个别厂商的经济行为。之后,凯恩斯又把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从微观经济转向了宏观经济领域。
现代西方经济学不同的学派一般都有着特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如美国学者加利·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第一次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了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以美国学者阿尔文·汉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以国家财政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配弟---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三次产业发展及结构演变的规律,最终形成了产业经济学;瑞典学者伯蒂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李嘉图的学生穆勒的贸易利益和共享机制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际贸易理论;瑞典学者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美国学者特理芬难题,研究的对象是国际货币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灯塔与公共产品理论、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寻租与政府失灵理论等,研究的对象是市场机制与政府调节问题;现代西方经济学制度学派研究对象则是制度因素,如技术决定论、加尔布雷的二元体系与新社会主义论、林德伯克提出的混合经济论、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等;现代西方经济学还有专门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为主要对象的学派,如凯恩斯的学生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丹尼森残差理论等。
总而言之,现代西方经济学学派众多,研究的领域几乎无所不包,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各异,但是它们的理论研究也有共同的研究前提和研究对象。理论研究的两个前提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对于成本与收益进行“理性”计算,追求效用和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相对于人类社会无穷欲望而言,资源和机会总是稀缺的。
西方经济学从这两个理论前提出发,各个学派从不同角度研究一个共同的课题---如何合理配置有限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合理分配实现其社会公平。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学问。
现代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统计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严格的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定性结论。如凯恩斯的乘数效应理论、库兹涅茨的GNP核算理论、弗里德曼的负所得税方案、丹尼森的残差理论等,都是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为前提的。
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另一个特点是为解决某一个特定的社会经济问题而进行研究,因此,它们研究的社会经济问题比较具体,提出的理论原则和政策主张可操作性较强。如凯恩斯所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条件下由于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周期性经济危机问题;制度学派研究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效率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社会公平问题。
19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经济已由自由发展阶段进入到垄断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趋激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此起彼伏,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为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开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完成了划时代经济学巨著《资本论》,《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从马克思、恩格斯最初研究经济问题的动因和《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及理论体系上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规律,对于资本主义制度从根本上加以否定,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就它的本质来讲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这是它与以往经济学的最根本的不同点,也是与西方经济学在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自己的政治经济学,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和发展历史过程进行科学的研究,并在批判吸收英国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创立的。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的理论来源之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而且,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资本论》问世以来,许多西方学者对《资本论》也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西方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的资本主义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主张政府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观点不谋而合。当然,由于世界观和阶级立场上的根本不同,他们在寻找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和解决危机的主张上完全相反。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瑞典经济学派及福利经济学、制度学派与混合市场经济理论、二战后欧洲国家经济国有化发展潮流等,不能说没有受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它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一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可从《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理论构成中得出结论。《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理论有:劳动价值理论---阐述商品价值的属性、价值的内容、价值的形式和价值规律等;剩余价值理论---阐述剩余价值来源、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理论---阐明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增大的途径、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资本循环周转理论---阐明产业资本运动的特点及规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规律;产业利润理论---阐述产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规律;商业利润理论---阐明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商业资本的作用;利息理论---阐明借贷资本的作用和它是怎么样瓜分剩余价值的;地租理论---阐明土地所有者是怎么样瓜分剩余价值的;收入理论---阐明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来源与分配。总之,以上十大理论都是围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并加以阐述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一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学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资本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推理,它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平常的商品、货币入手,抽象概括出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并以此作为自己理论的两大基石,阐述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其资本主义必然要灭亡的历史趋势。从抽象到具体是《资本论》理论阐述的主要方法,其基本脉络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生产价格与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地租、利息---国民收入分配。《资本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另一个特点,是从微观到宏观进行分析和描述,它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商品、货币入手,分析个别资本的生产过程再分析到社会资本的生产过程;从单纯的资本生产再分析到资本生产与流通的统一过程;从简单再生产再分析到扩大再生产;从产业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再分析到商业资本家、大土地所有者、金融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从资本积累规律再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趋势。《资本论》在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分析中进行了一些定量分析,除此而外,主要是进行定性研究和抽象概括,这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进行大量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缺陷。
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并创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同时也形成了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原有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著。于是,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不同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作出了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党的十四大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主张。应当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开端,党的十四大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开始形成,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党的十五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同志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文选》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文献中,还应当包括这一时期论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问题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中国共产党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目的是回答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就它的理论实质来讲,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这一理论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原则,这也是有别于西方经济学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当代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的。同时,它又吸收和借鉴了许多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政策主张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及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的理论前提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优越的,市场经济体制是高效率的。这一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的高效率。它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融为一体,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创立了经济学科学的新的分支,确立了这一理论在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它所研究的内容既包括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问题,同时也包括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问题,它是一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学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它所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研究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等;市场体系理论---研究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问题;企业制度理论---研究和阐述企业资本结构、经营组织形式、法人治理结构及管理方式等;宏观调控理论---研究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调控手段及调控方式等;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对外开放理论---研究和阐述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发展对外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等;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及战略步骤、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产业技术进步等;科技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和阐述中国科技教育发展战略、科技教育体制及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经济发展外部条件与政治保障理论---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政治保障及社会条件;经济法制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法制秩序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如何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特点:它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石,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政策主张为自己的实用方法,集两大经济学理论原则和方法与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相结合而形成;它既总结和借鉴了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同时又吸收和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集两种经济制度下经济发展经验而建立起来的理论;它以经济建设与政治、外交、军事相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相结合,经济发展与社会、资源、环境问题相结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二、 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所持的科学态度问题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还是西方经济学,它们都是人类的重要的知识财富,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还应当看到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任何一种理论的实践都有其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可能是万能的。因此,我们必须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持科学的态度,否则难免陷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误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政治经济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当今的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资本主义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没有改变。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到任何时候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的理论基石不能丢。
如今的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时代的市场经济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属于商品经济,无论是那个时代的商品经济还是当今的商品经济都有其共同的基本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商品经济运行规律,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今商品经济的理论武器,许多理论原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比如,《资本论》所阐述的价值规律、价值增殖原理、社会资本循环和周转原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原理、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原理等等,这些基本原理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同时,我们必须正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局限性,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绝不能教条地理解和机械地照搬。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作家没有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他们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的阐述只是一种科学的预见;他们所描述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而我们所搞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落后国家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作家所预言的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不同。因此,,“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列宁《我们的纲领》)。”
自英国第一次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已有300多年历史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已高度发达,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相当完备。与此同时,以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主要对象的西方经济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研究领域广泛、学科众多、学派林立、体系完备的经济理论,它对于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比起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说刚刚起步;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很不完善。无论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们都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是有其共性的。因此,我们必须大胆学习、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西方经济学的许多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和发达国家的经验,也是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如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对于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研究和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是有指导意义的;又如,森斯坦---罗丹的资本大推进理论、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对于我们研究当前通货紧缩条件下。扩大内需、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与结构升级的对策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再如,借鉴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研究改变我国居民经济预期,起动和扩大居民消费也有一定的帮助;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对于我们研究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也有指导意义。同时,我们必须注意,我国所搞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的经济建设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所进行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建设有许多不同之处。
总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其自己的特殊的运行和发展规律,因此,我们绝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应当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它进行批判地吸收和借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它必须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一门发展的科学,没有永恒的真理和权威偶像,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不同学派、不同理论主张并存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一门以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主要对象的理论,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鲜经验,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它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有指导价值,但绝不是适用于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一门开放的理论,它应当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知识和理论成果,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又要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益的理论成果;既要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又要注意研究和吸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同时还要研究、吸收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