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读后感怎么写?

2020-04-26 文化 77阅读
红楼梦 9-12 回读后感 不读《红楼梦》 ,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什么叫封建社会......《红楼梦》是政治历史小说。—— 毛泽东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红楼梦里面记录了当时社会里的现象以及当时政治的腐败。 在这四回中说到:秦钟和宝玉到书斋里,不好好读书。搞起儿女私情,秦钟与香拎挤眉 弄眼时被金荣发现了。因为秦钟与宝玉是朋友。遂金荣不能怎样。而且也吃到苦头。后来金 荣不服,找来自己母亲让秦钟的姐姐赔了不是。秦可卿得了病,贾蓉请来医生给她看病。见 了几次熙凤,贾瑞起了淫心。熙凤发现后起了作弄他的心。后来比熙凤作弄而死。 这几回中记录了,有钱的人不好好读书,没钱的人却想读。在贾政问李贵,宝玉到书斋 学了什么。李贵答:“哥儿已经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哟哟鹿鸣,荷叶浮萍’。”在红楼梦 中也充分的体会到阶级的观念。“俗语说的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 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显现出当时社会中的阶级观念的深入人心。 读《红楼梦》11.12 回读后感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宁荣两府庆贺宁府的老大爷贾敬生日。仍然写秦氏的病。 贾瑞, 是贾府教育家贾代儒的长孙, 曾当过贾氏家塾的代理校长。 凤姐, 是贾瑞的隔房嫂子。 在宁府寿宴散步时,贾瑞遇见凤姐,说话中有向她求爱的意思。歹毒的凤姐假装顺从,暗藏 杀机。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要点:爱情相思病,无药物可治 这回写的是王熙凤之下流,之歹毒。这个“粉面含春威不露”的女人,她杀人的手段真是 叫人胆战心惊。贾瑞求爱于她,固然是错。你不答应或训斥他都可,为甚要用此毒计杀死他 呢? 爱情相思病,除了爱的满足,是无其它药物可治的。 凤姐欺骗贾瑞说她爱他,用毒辣手段作弄了他几次后,因贾瑞仍死死爱着凤姐而又不得, 便害了相思病。有道人送他一面风月宝镜,叫他只照反面,病就可好;若照正面,即死。这 是寓言式地告诉贾瑞:凤姐是一个魔鬼,她要用假的爱情欺骗你,致你于死;她说爱你是她 的假像。你不要被她的假像所蒙蔽,断了她,病即好。这是就书中的情节而言的。若广义一 点,这风月宝镜,是戒男人不要为色所迷。即《金瓶梅》所说的“二八佳人体似酥,腰持长 剑斩愚夫”是也。再广义开来,就是对于许多事物,要用反面思维去认识,这是很有哲学味 的。 贾瑞之死,许多人都认为活该。是的!但—— 陈平盗嫂而做了汉相,曹植把亲嫂嫂甄氏当作精神恋人而撰《洛神赋》 ,郭沫若少年时爱 嫂抱竹,长大却成文豪,何况凤姐和贾瑞已隔了五代,并非亲嫂,他只是求爱而已,既不犯 法,又不犯德。而王熙凤暗中勾引侄儿贾蓉,是犯法又犯德的,却装正经用此下流手段整死 呆子贾瑞,是无耻又歹毒也。 贾瑞之死,这事很有普遍性。人的弱点之一,是难以抗拒眼前欲望的诱惑,尤其是这种 诱惑是你所渴求的。 所以 《荷马史诗》 中的莎琳女妖的艳歌, 会把所有的英雄志士变成畜生; 所以,鸦片海洛英便有了市场;所以被认为第六毒品的烟酒,会受人喜爱,甚至成为交际的 有力武器;所以,斯大林在赫鲁晓夫喊他作父亲的种种殷勤之下,会信任他,重用他(被人 恭维也是极大的精神享受) ;所以,金钱、美女,能使无数的人民公仆变成腐败份子。英雄 难过美人关,何况区区一贾瑞乎?贾瑞虽然是贾府学堂的代理校长,但今天的正式校长、县 长、局长、厅长、省长一大批一大批的大人物们,被凤姐式的美人拉入地狱的,多乎哉! 《红楼梦》第五回和第十二回读后感 红楼梦》《红楼梦》第五回是一大关目,撮其紧要,原因有三:一则此回为全书谶语式表现手法的集 中反映; 二则此回写有可卿以云雨之事警宝玉痴顽; 第三便是警幻仙姑提出的“意淫”之说。 整个第五回实质所叙的仅是宝玉的一场梦。 也是冥冥之中警幻仙姑受宁荣二公所托而安 排下的一系列事来警其痴顽。 第一件便是在“薄命司”中观看“金陵十二钗册”, 意在警告 宝玉,闺阁之中个中女子命运原本如此,命中注定,不要痴情于闺阁,自惹烦恼,忘身于孔 孟之道。第二件便是“再历饮馔声色之幻”,即“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还有 以可卿予宝玉,以试云雨,来解迷津。意在告戒宝玉:“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 之情景哉。”总之,近似“黄粱梦”的故事,令宝玉于梦中历尽男女情事,以免宝玉在尘世 的痴顽。 我所主要说的是“意淫”一说。 “意淫”是警幻对宝玉性格的一个概括, 它的意思“可 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能语达”,所谓不可“口传”,说简单点,就是很难说清楚, 言不尽意。世俗中,沾淫字,“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天下之 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 此皆皮肤滥淫之蠢物耳”, 而警幻称宝玉是“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 即为“意淫”, 再确切一些, 只不过是“在闺阁中, 固可为良友, 却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 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然而也只是让人懵懂。我觉得,这“意淫”就是指在自己的精神世 界中,以自己的贞淫美丑、善恶是非评价标准对人予以判断,不掺杂任何世俗的东西,这种 标准是不分贵*、不分男女的。 对待女子,宝玉予以珍爱、怜惜,如撞破茗烟和万儿的事,他反而担心丫头,喊着叫她 放心。对待丫鬟,宝玉多以欣赏艺术品的眼光去看待,因为她们玲珑剔透,小巧可爱,宝玉 想到的是客观的美,由美便生爱,这种爱不是爱情,只是发自内心的欣喜,赞赏。好比一个 人既爱画又爱音乐一样。宝玉惟独与黛玉的爱跟别个女子不同,可上升至爱情,因为他们的 精神世界也是相通的,是别的女孩无可比拟的。 对待个别男子,宝玉也会像欣赏女子一样地对待。如对蒋玉函的欣赏,有的学者以同性 恋称之,未必有损雪芹的精神境界,也是对自己的贬损。就像宝玉欣赏许多女子一样,他想 的绝不是云雨之事,对男子的欣赏当然更不是**的需求了。 宝玉是一个纯粹地生活在自己精神世界中的人, 在尘世中的种种表现是庸俗之辈所不能 理解的,于世人看来,迂阔怪诡,难免百口嘲谤。这样也注定宝玉最后弃绝尘世。 《红楼梦》第十二回点滴感悟 《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当贾瑞在凤姐得闲时来相探望,以慰淫心。在其与凤姐的几句话中,颇值得回味。 “只因素日闻得人说,嫂子是个利害人,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得,所以唬住了我,如今 见嫂子最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我怎么不来,死了也愿意!” 这是贾瑞的话, 从侧面体现了凤姐平时的毒辣程度, 这也正是凤姐在丫头下人眼中的印 象,从贾瑞的嘴中说出,也体现了丫头下人对凤姐的畏惧和憎恶,不然她们不会到处诉说主 子的不好处。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也伏下后来凤姐“反算了卿卿性命”的结局。 在封建社会,贾瑞竟能说出“死了也愿意”,其淫意不言而喻。这样越轨的行为是大错 特错的(此仅限当时,今日则成为男人的口头语了)。而贾瑞说出的“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 得”则暗示自己的悲惨结局。 后面凤姐笑道:“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两个强远了,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 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胡涂虫,一点不知人心。”这样的话与第六回贾蓉来借炕屏时凤姐 的暧昧表情相比, 可略窥其与贾蓉有染, 是否是焦大称的“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也未可知! 回读后感(总结性的) 红楼梦 1 至 6 回读后感(总结性的) 娲炼石补天时, 所炼之石剩一决未用, 弃在青埂峰下。 此石已通灵性, 大小随心, 来去任意,因未被选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 送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旅、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道”。不知 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 交曹雪芹披阅增删、 分出章回。 以下便为石上所刻内容。 姑苏阎门外有个葫芦庙, 乡宦甄士隐居住庙旁,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元宵之夜,甄 的女儿英莲被拐走;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甄带妻子投奔岳父,遭 白眼,随跛道人出家。 贾雨村中进土,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 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 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 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黛玉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大舅母,即贾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贾 政之妻王夫人,年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贾赦儿子贾琏之妻王熙凤,以及迎 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因 见美如天仙的表妹无玉,便砸自己的通灵玉,惹起一场不快。 贾雨村在应天府审案,英莲被拐卖。买主为皇商之家、王夫人姐姐薛姨妈之子薛 蟠。薛蟠虽为争英莲打死原买主,但贾雨村胡乱判案,放了薛蟠。薛蟠与母亲、 妹妹薛宝钗也一同到荣国府住下。 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贾宝玉睡午觉,住在贾珍儿媳秦可 卿卧室,梦游太虚幻境,见“金陵十二钗”图册,听演《红楼梦》曲,与仙女可卿 云雨,醒来后因梦遗被丫环袭人发现,二人发生关系。红楼梦 1~5 回读后感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感受: 甄士隐前日对雨村有“诳驾”之罪,待客既散,知他自便,也不去再邀。及至中秋 节,士隐家宴毕,另具一席于书房,步行到雨村住处相邀。前日不邀,是不生分, 中秋再邀,一可谢前罪,二为旅居僧房的雨村解愁,雨村听了,也不推辞。由此 可见两家关系融洽,士隐也很会做人。待人接物,显微见著。 喝酒间,雨村提出了盘缠之事,士隐:“何不早言……”,雨村吟诵诗词,博得士 隐赏识,趁士隐欢心之时提钱的事,容易成功。送礼的人,也等到别人有求之意 才送,便送到点子上了。果然,雨村得了钱,不管黄道黑道之日,天没亮就出发 了。 雨村与娇杏一见钟情,是本书的第一对男女相遇,一个是“虽无十分姿色,却亦 动人之处”,一个是“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非久困之人。”情场首现 二人,是世间常见的类型,算是书的后面才子佳人的引子吧。 士隐投奔丈人, 在世俗来说, 应算是没出息吧?偏这丈人还“半哄半赚”女婿的钱! 这就叫“投人不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感受 娇杏在这一回有了“人上人”的好结局。她是书中第一位女性的结局,体现了作者 对女性良好的祝愿。丫鬟命运两济,后面的女主人儿却是一个两个空余恨。雨村 娶了娇杏,还送了不少礼物给甄家,此时的贾雨村,尚知报恩。 雨村初入官场,恃才侮上,被上司寻个空隙,参他一本,这是官场常见的现象。 雨村因此被革,为他日后重入官场时“随乡入俗”,乱判葫芦案铺垫了心理上的因 素。 大凡读书人,骨子里都有一个自视甚高的通病,有人受挫后愤然离职,采取“不 合作”的态度,有人在挫折中改变初衷,沦为虚情假意,尔虞我诈。每一种游戏, 都有它的游戏规则,明白自己改变不了游戏规则,便只好改变自己了。“雨村被 参后,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这种心态是常 人难以做得到的,可见是大奸! 有人在官场失意后,愤世嫉俗,而雨村被参后,还力谋盐政林如海的西宾,成了 黛玉的老师,仅仅是因为盘费不继吗?他是在制造机会与权贵接近,结交!事实 证明,他后来确实是通过林如海重返官场谋得要职。结果是,吃一堑,长一智, 做出了过河拆桥之事。 交代完雨村成为黛玉老师的事情后,书中出现了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 前无路想回头。这两句,是黑官的心理浓缩:有利可图,挡不住诱惑,一朝东窗 事发,命也不保住了,便想着那怕是回家种田也好啊!这副对联,在冷子兴说荣 国府前出现,相当于进入某个城市之前的路碑吧? “翻过筋斗来的”一说,自然而然的想到唐僧的高徒孙悟空。 荣国府年纪最长,也就是最高统治者是史老太君贾母,是不是作者出于对女性的 偏爱? 宝玉出生前,兄贾珠就去世了。黛玉既出于嫡妻,又克死亲弟,从而有机会读书 识字,宝、黛二人一样命硬,一个克弟,一个克兄!此乃天之作,非人力所能左 右。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黛玉与父亲洒泪拜别时,其父如海所言感人。 雨村入荣国府,投的是宗侄名帖,做法不错!得到贾政优待,入情入理,并得到 贾政力举终于谋了职位, 出而复入, 书里写得轻巧, 其实中间颇费了一番心机的。 “黛玉常听母亲说过,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虽然母女间无话不说,但是黛玉母 亲又如何体会到自家与别家不同呢?这倒奇了。可见,黛玉的性格其实受其母影 响。记得现代育儿学里说到,一个人的性格,在五、六岁以前就基本定型的。 黛玉来到贾府时不过六、七岁光景,便能做到“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多说一 句,多行一步”,哪里还象个“无亲母教养、兄弟姐妹扶持的孩子”,黛玉真是绝顶 聪明。 对贾府姑娘的描写:迎春“观之可亲”——性情温顺,探春“见之忘俗”——气宇不 凡。 黛玉“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俗,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什么叫 “自然的风流态度”?黛玉称自己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从不间断,这也奇了。 凤姐出场,用黛玉的心理纳罕来导出,也就是说,连小孩子都觉得她“放诞无礼”, 接着才写凤姐的衣着打扮: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 先闻。 妙笔! (真不明白, 男人们眼里的女人形象, 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这么写? 体格风骚?)凤姐进来,黛玉连忙起身,这是礼节,同时还听出贾母说“凤辣子” 是玩笑话,若是一般小孩子,就顺势接口称之了,黛玉略加迟疑才以“嫂”呼之, 足见谨慎。 至此,又以凤姐之口形容黛玉标致,此外“竟不象外孙女、竟是个嫡亲孙女”,难 道嫡亲孙就该比外孙长得标致?凤姐从“妹妹几岁”开始,一连串的询问,还真象 个管家领导。吃茶果时,王熙凤与王夫人简洁对话,可看出二人领导与被领导的 配合默契,王夫人对凤姐的办事能力较满意。 黛玉见了外婆,接着到母舅家拜访,是礼规。在去宁国府途中,黛玉还留意所经 过的地方“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这孩子真是处处留心,贾 赦不来接见,但传回话时,黛玉还是要“连忙站起来一一听了”,礼数周全。刑夫 人留饭出于礼数,黛玉婉言谢绝,也是“人情”二字。 来到王夫人屋里,老嬷嬷让黛玉炕上座,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 子上坐了,又显黛玉识大体。再过来见王夫人时,在坐位上还是如此,王夫人再 四携他上炕,也只是挨王夫人坐,贾政虽不在家,始终是不坐贾政之位的。宝玉 未出场,就先由王夫人口述,黛玉说话再小心,一提到宝玉话就多了。后王夫人 与黛玉过贾母处吃晚饭时,路过贾链家,王夫人指给黛玉看。贾链与黛玉同辈, 不用专程拜访,是这个意思吧。在贾母处吃饭,饭桌上的布菜让位,又显“人情”, 寂然饭毕! 宝玉终于登场,之前又先是黛玉心中一阵疑惑。宝玉来了转一圈就出去,吊人胃 口。 宝玉“外客未见,就脱了衣服”,可见其不拘礼节,或是不把林妹妹当外人。此时, 又从宝玉的角度描述黛玉容貌。宝玉黛玉相见,都有眼熟面善之感,这就是前世 缘吧?按宝玉说的傻话:“只作远别重逢”。贾母听了宝玉的傻话,还赞赏“更好, 更好”,若王夫人听此说法,不知该如何表态。 宝玉得贾母纵容,竟走近黛玉身边细细打量,哈。宝玉送黛玉表字“颦颦”及摔玉, 重笔。贾母:“你生气,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可见在贾母眼里,主人 的一块玉儿比下人的尊严还宝贵。宝玉性情乖僻,自己独有玉,不是孤高自赏, 反说“没趣”,摔了玉,贾母哄几句就信了,毕竟还是个孩子。 宝玉睡后,袭人还进去看黛玉,很细心,是个不贪睡的勤快丫鬟。黛玉到贾府的 头一晚,便开始还眼泪了。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贾雨村一听这案子,就知道头尾。正要办案,看到有人使眼色,便觉疑怪,先退 堂再说。这里可看出他办事开始老练了。雨村再次为官,遇到“贫贱之交”竟如雷 震一惊,当故人把他教乖之后,就过河断桥,这点倒是无师自通,难道是与生俱 来的官本性? 为官须有“护官符”,官官相护,才“作得长远”,连门子都知道,看来此风已是历 史悠久!雨村刚看完护官符,“王老爷来拜”,便是王家派人来说情了,虽只“顿饭 功夫”,但连说带送(钱)时间已经足够,官场交易,点到即止,虚礼则不必。“王 老爷”来得正是时候,接下来门子所说的话,雨村(及读者)才肯相信,单听一 面之辞,雨村不一定信,作者笔墨不多,重点放在门子对案情的分析。 门子把自己知道的、 想到的对贾雨村和盘托出, 想以此讨好上司, 以示尽忠尽责, 博取新来上司的好感, 图日后办事能行个方便, 甚至还以为雨村还是旧日的书生, 教雨村“应相时而动”,一味地替雨村出点子,殊不知雨村说到“蒙皇上隆恩……实 不能忍”时已经言不由衷了!门子教了他具体操作办法,他还装着“不妥,不妥” 嘿! 门子把聪明都显尽了,还不知大难临头,低估了雨村,却不知雨村上次被免职, 吃了一堑,这次再复出,心理上已经完成了从“书生官员”到“一般官员”的过渡。 门子既知道英莲之父是雨村大恩人,又不秉公办事,替英莲作主,还知道雨村此 次复出补升此任,是贾府之力,这些底细都捏在你门子手里,贾雨村哪里还容得 下你?可见,不管是多好的朋友,往日的交情有多深,只要有一方地位变了,人 就会变,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夫妻之间也屡见不鲜。 作者用一回的篇幅详细写雨村胡乱办案,便把雨村之流的为人、作官写明白了。 薛蟠出场了。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本回一开始,引出了宝玉、黛玉、宝钗的交情。 黛玉寄人篱下,宝钗却是“带薪作客”,再说母亲健在,日子当然比黛玉好过多了。 一个人不管长到哪个年龄段, 母亲——母爱, 都是精神粮食! 黛玉虽有贾母疼爱, 毕竟隔了一辈,再说了,贾母要管的事情不少,因此,与宝玉朝夕相处了一段时 间后,宝玉成了唯一的精神支柱,在意宝玉对自己的态度是理所当然的。然而, 宝玉“在孩提之间……视姐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从上到下的人 都当他是宝贝, 他当然不觉有别啊! 因与黛玉“既熟惯, 更觉亲密; 既亲密, 则……” 联想我们现实中也一样,刚认识时,彼此客气,容易处些,后来惯熟了,却老是 吵架,甚至有人发出“情到深处人孤独”之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荣、宁府女眷们赏花喝酒,是家常便饭,“并无别样新文趣事可记”,真是好日子! 刘心武在电视讲《红》时,特别点到“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之人……乃重孙 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以前看书时都没在意这句话,若不是听了课,实 在是看不出这句话的特别之处。 宝玉不喜读书,见了劝人勤学苦练的画《燃藜图》心中不快尚情有可原,小孩子 大多不喜读书,怎么看了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转身就走?可 见,此时的宝玉,未开化,对人情世故不感兴趣。 嬷嬷说叔叔(宝玉)不该往侄儿房睡觉,秦氏没正面反驳,笑道:“嗳哟哟,不 怕他恼。他能多大……”说这话的艺术,一是拿嬷嬷的主子压她,二是暗示,他 还是个孩子,不懂那事,三,不用忌讳还是小事,他还是个孩子,惹小孩子生气 了,闹到贾母处,可不好收场。话锋一转,说到兄弟秦忠,果然,封了嬷嬷的嘴, 又引起了宝玉要找秦忠的兴趣。 宝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配上杨贵妃喝醉的画及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 袭人是酒香”,好文笔!会写诗写对,使文章增辉生色,起到锦上添花的妙用。 春色图及细细的甜香,为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做铺垫。好象有报道,气味可以帮助 记忆,还能激起情欲。书中注解说“作者用香艳故事……渲染秦氏房中陈设,暗 示其生活淫靡奢侈”,没能真正理解作者意图。 屋中摆设与挂《燃藜图》画的那间截然相反,作者平白无故写上一间干什么?就 是用来对比,表示宝玉不爱读书,不管世事,来到“温柔乡”,就说“这里好。”秦 氏笑:“这屋子神仙也可以住了”,暗指宝玉在这里与神仙会面了。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妙!最妙是一个“闲”字。 不要闲着没事干,无故寻忧愁,无病呻吟!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见了神仙姐姐,对话,情景全都是风月、香艳语句!仙境的 描写, 文笔华丽, 仿佛自古以来形容女子容姿的典故、 词汇都被用上了。 在这里, 文字还有一大功能,就是可以加入读者的想象,书上这么写着,你读的时候,爱 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在这里再次看到“太虚幻境”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想起第一 回已经出现过了,回过头看,原来是甄士隐在第一回曾来到此门前,那是伏笔。 作者的想象力真丰富,凭空想象出幻境内的宫、门、司,“痴情、结怨”,“朝啼、 夜怨”,“春感、秋悲”,如何想象得出?“司人间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布散相思”,这么说来,凡间的爱恨情仇,均是由天上神仙操作?凡人无能为力 了?(打住!不要看书看入魔——把邪魔招入膏盲了) “薄命司”的门对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由此可知,不要无事寻 愁,不然会短命!反之,快乐才能长寿。 警幻冷笑:“……庸常之辈,则无册可 录矣。”现在我们玩博客,象不象是自己给自己造册? 各人的判词,以前看时都是粗略大概,在电视听了刘心武讲课后,才知道原来判 词寓意深刻。参不透,还是等老师讲课吧。 袭人图画里“一床破席”,“席”是谐音罢了,为什么是破的?(隐指婚前曾与宝 玉……?) 宝玉看睛文、袭人、香菱的册子时,一看就郑,看到“林、薛”时,多了一句“待要 问时……待要丢下,又不舍。”一字一句,都是精心安排。 书中注解说李纨“判诗”后二句意难定,对“如冰水好空相妒”,我的理解是:冰、 水本质相同,只是由于温度相差致使冰坚水柔,“好”,喜欢,爱好。全句意思, 冰与水本是一类,偏偏喜欢无端端的拿来对比,好象海水羡慕浪花,毫无来由。 引伸义,人与人本同是血肉之躯,偏喜欢争名逐利,贪图虚荣,岂不笑话!结合 后面判词《晚韶华》的“镜里恩情、梦里功名”,“古来将相……只是虚名儿与后人 钦敬”,所以,儿子有出息了,又有什么用?这些都是虚的,年轻守寡,槁木死 灰,人生意义何在?“枉与他人作笑谈”罢了! 警纪叫仙子们出来迎接贵客(宝玉),仙子们以为是黛玉,兴冲冲的出来,见是 宝玉,当着宝玉的面说他是浊物。宝玉在人间得宠,到了仙境却不怎么地。宁荣 二公之灵云:“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情欲声色能警痴顽? 宝玉入了仙室,闻一缕幽香,问仙姑所焚何物,这是日有所思的结果,刚进秦氏 房中先叹“好香”,闻着细细的香甜睡觉,睡着后潜意识在梦里胡思乱想。在梦境 里,宝玉从刚入室,至喝茶,后设酒席,“不禁相问”三次香味来历。 据刘心武老师讲,痴梦仙姑——林黛玉,钟情大士——史湘云,引愁金女——宝 钗,度恨菩提——妙玉。 演员扮演人物,皆按“行当”,不能随意混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做人的道理 亦应如此,明白自己是什么“行当”,摆正自己的位置! “看破的, 遁入空门, 痴迷的, 枉送了性命”, 遁入空门与枉送性命又有多大差别? 人虽活,心已死。 宝玉听了曲,去香闺绣阁睡觉,屋内陈设,“乃素年未见之物”,前面写秦氏屋子 时把能想到的都写了, 作者在这里实在再想不出, 也写不出什么来了, 反正是“未 见过的”,随你怎么想吧。 1.讲通灵宝玉的来源,绛珠仙草泪眼还债,以及点出贾语村 2.贾雨村为林如海西宾,教读黛 玉。冷子兴闲谈介绍贾府,贾夫人仙逝。3.贾雨村官复原职,黛玉进贾府,贾宝玉出场。4. 薛宝钗进京,贾语村见士隐之女英莲被践卖,因害怕得罪权贵而乱判断案件。这是我回答另 一个学生的 1~4 内容梗概,再加个 5,贾宝玉做梦云游太虚境,见到了 12 钗的判词与判曲, 在梦中与天女云雨的事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