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和意义

2022-08-10 文化 79阅读

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

一、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造福于民。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个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本质上要求我们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我们党的一切执政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取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就决定了我们做工作、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凝聚起强大力量,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坚持把人民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我们党和广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考验。

四、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判工作的根本标准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我们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只能由人民群众来评判。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历史活动的评判者。评判工作如果不看人民群众的感受,只看上级或领导的好恶,那就不仅难以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而且必将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

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

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

是否代表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区别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根本宗旨。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最高”的论断,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人在生产力诸因素中是第一位的,因此,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共产党人而言,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而不是以个人利益为本。党章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扩展资料: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有:

一、首先是“人”这个概念

“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

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

二、其次是“本”这个概念

“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源”,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

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以人为本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