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南北朝,这三个时期之间是什么关系?

2023-05-03 综合 33阅读

五胡乱华和五胡十六国是统一时期的不同表达,南北朝是在五胡十六国之后的承接关系。

五胡乱华: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五胡乱华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304年冬天,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史称前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

439年,九月,北魏帝拓跋焘率军包围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凉灭亡。北魏帝国统一华北,135年的五胡乱华时代结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第三任),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三任),南北对峙,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

十六国:自304年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这一期间,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北方和西南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扩展资料

五胡十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朝代:

五胡乱华时期处于中国被外族侵占、北方沦陷时期,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永嘉之乱以后,在胡人的野蛮残暴的统治下,长期陷于战争,民生经济大受破坏,人口弊隐锐减,晋室政权南下,改都建康,建立了东晋。

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晋纪》、《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

留在北方的汉人纷纷建立坞堡以自保。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槐汪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残暴。

原先在中原地区的士族、仕人、农民、手工铅卜仔业者、商贾等也纷纷逃亡到南方去,他们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使江淮和江南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最终在南北朝时期取代中原而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迁到南方的中原部族与当地的人民和百越各族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包含江南特质的新兴文化。华北的六族(汉族、匈奴、鲜卑、羯、羌、氐)之间进行了长期混战和厮杀。

五胡乱华的后期,除汉族和鲜卑族仍保持其势力与明显的民族认同外,匈奴、羯(匈奴中的白奴)、羌、氐战败後或被大量屠杀。鲜卑族拓拔部最终获取胜利,建立北魏之后逐渐统治华北地区,遂开始了后来的孝文帝改革。

第3世纪末,当西晋内部爆发了血腥的权力斗争和内战时,朝廷不能有效地控制境内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藉此起兵反抗中国的统治,引发了长达300年的战争。

在此时期,汉人被驱逐到南方,建立以建康为首都的5个政权,北方留给游牧民族先后建立了超过20个以上的政权。佛教在此时期发展迅速,取代儒家思想的主宰地位。

几乎平均11年便有一次朝代更替,成为秦以后中国古代分裂时间最长、动乱频率最高的历史时期。因此,常被史学家称之为“乱世”。

参考资料来源:五胡乱华-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来源:十六国-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来源:南北朝-百度百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