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023-05-14 综合 23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因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且必须肩负的历史重任。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呢?
一、 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历史上曾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经典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社会发展的基石、国家强盛的顶梁柱。
二、通过语文课,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把每一个学生吸引进来,让他们真心悦纳书籍,与书籍成为好朋友,享受读书之乐。
三、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机会,适时给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抓住语文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
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穗老链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猜孙成人”。
五、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文化网站和诗歌专门网站获取信息。实现交流共享,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成就感。
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学校可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开展书画比赛、诗歌诵读比赛、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等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锻炼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传统节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和喜爱自己民族悠久的传统;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并将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可在语文老师指导下,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结合踏青、郊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熏陶。
七、通过主题班会,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本土民族精神、道德风尚、品德特性的沃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机械的复古,而是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吸收、改造、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内容丰富,无论是文学、舞蹈、艺术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是紧密结合的。通过主题班会,能够培育学生的正义感和是非心,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并逐步凝结巩固起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民族气节。
总之,对于弘扬这些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尤其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就应该不断学习、丰富提高自含厅己,来完成这一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