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日两军伤亡权威比例

2020-05-25 综合 144阅读
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布了国民革命军在1937年7月至抗战结束期间的伤亡数字,其中陆军:
阵亡 1319950人
失踪130126人
负伤1761335人
中国空军损失:
死亡、失踪4321人(其中军官241人,失踪14人)
负伤347人(军官243人)
以上国民政府军事力量死伤总数为3216079人。
其中:
阵亡、死亡1324271人
失踪130126人
负伤 1761682人
国民革命军的以上损失按时间划分如下:
1937年7月7日一12月,损失447114人
1938年 1月一5月,损失 342526人
1938年6月一11月,损失225100人
1938年 11月一1940年2月,损失404653人
1940年3月一1941年11月,损失972851人
1941年12月一1945年9月,损失789646人
合计3211418人(与上述数字略有出人)
除了国民政府军事力量外,在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规军事力量还损失了584267人。其中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的损失,但不包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共武装力量的损失。具体损失构成如下:
阵亡160603人
失踪87208人
被俘45989人
负伤290467人
根据以上资料,中国正规武装力量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死伤总数为3800346人,其中:
阵亡 1484874人
失踪、被俘 263323人
负伤2052149
在以上统计数字当中,阵亡一项一般仅计算因战斗原因所造成的死亡人数(空军例外,其死伤人员中包括训练中的损失),而且也不一定包括受伤后死亡在后方的战伤人员。
在非战斗伤亡方面,从1938年-1944年,国民革命军各级医院一共收容了病员1378526名(同时收容的伤员为665353人),其中因病死亡的人数不详。根据各种资料估测,同时考虑到战时医疗条件的极端恶劣,中国正规军队在8年抗日战争期间的死亡人数包括伤死和病死人员在内,至少在200万左右。其中不包括尚未送到军队便已冻饿而死的壮丁和各种非正规武装力量的损失。
除各种作战和非作战损失外,还需考虑到抗战期间大量投敌叛国的部队。按建国后文史部门的估计,在1937年-1944年,国民党方面共有党政要员62人,高级将领67人,军队50余万人(以上包括少数被俘人员)叛国投敌,而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同村宁次也提出过类似的数字。这部分损失显然不包括在国民政府所统计的失踪人数当中。
国民政府抗战军事损失统计的精确性是不高的。由于当时的军队私人化现象严重,因此各部队实有人员数字和损失数字往往无法为中央统计部门所掌握。在这种情况下,部队长也就能够基于自己的利益任意隐瞒或者夸大损失数字。对于前者大家一般可以理解,对于后者或许有些匪夷所思。但夸大自身损失的情况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其原因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部队主官为了显示所属部队的英勇顽强而故意夸大损失。像汤恩伯在担任第十三军军长期间就曾宣称其指挥的第89师一个团自团长以下全部战死,但据知情人所知,这个团团长虽然受伤却并未死去,这个团也并未全部战死。还有一种夸大损失的情况是为了隐瞒部队缺额严重的事实。贪污部队缺额人员的军钢是自清代以来中国旧军队的一大恶习。在抗战中,国民党军队的一些军师级主官就利用上报部队损失之际,将那些根本就不曾存在过的人员按损失处理了。当然,出于同样目的,一些主官也往往把那些已经死伤的人员作为活人留在的册上继续领响。
尽管国民政府的统计资料有如此之多的“水分”,但却是目前这方面惟一的官方统计资料。在军队和民政部门缺乏全面准确的部队人数以及征兵统计资料,各部队损失报告数据资料粗糙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公布的这些统计数字可能是我们所能获得的最权威数据了。这些在夸大和缩小并存的原始资料基础上得出的数据,或许例由于两者间的相互抵消而变得比较接近于事实。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物质损失如下(不包括中共军队):
步枪858645枝
手提机枪 2610挺
轻机枪 52866挺
重机枪12233挺
火炮1451门
追击炮5998门
枪掷弹筒 27272个
反坦克枪56枝
火箭筒29具
飞机925架(仅统计战斗损失)其中被击毁458架,重创467架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