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为构建诚信社会做些什么

2022-08-21 文化 55阅读
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对我们处理当代国际、国内事务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其内涵十分丰富和深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就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充分说明党对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这是我党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下,总结实践经验而作出的积极应对与战略决策。
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个短期的目标和任务,而是中国未来二十多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刻的认识到,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是祖国的未来,党和人民寄予厚望。大学生先进性的体现不仅影响到大学生整体素质,更关系到国家的建设状况,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和谐精神极度欠缺,“窝里斗”思想尤为重要,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从西方传入的个人主义思潮尤其是极端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观点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教育造成很大冲击。
从而造成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缺失。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各种运行机制包括竞争机制不健全造成过分强调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出现了追逐个人价值最大化,而忽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消极现象。加上各种改革必然涉及到各种利益调整和利益冲突,使得以共同利益为前提的合作很难建立起来。
所以很多大学生的和谐建设意思并不那么的强烈,反而带有很浓重的个人主义思想,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和自身的个性发展上还存在不和谐的情况。在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集体主义精神受到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