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10周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了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
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大阅兵。开国大典阅兵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天安门广场。
这次阅兵活动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后第一次军事盛典。
随后,聂荣臻率领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的分列式由东至西从天安门城楼前通过。首先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年轻的人民海军,随后跟进的是步兵、炮兵、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坦克兵和骑兵师。在步兵行进的同时,年轻的人民空军各型战机飞临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界人民代表的检阅。
此次受阅官兵1.6万余人,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辆,飞机17架,军马2344匹。整个阅兵历时两个半小时。
建国5周年庆典阅兵是于1954年10月1日上午10点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在阅兵总指挥杨成武陪同下检阅各部队。随后举行了分列式检阅,受阅部队由东向西通过天安门广场。
受阅各方队包括军事院校、公安部队、水兵、步兵、骑兵、摩托步兵、伞兵、炮兵、坦克、空军部队等38个方队和4个飞行梯队,受阅部队共10384人。整个阅兵历时63分钟。与开国大典阅兵相比,此次阅兵军种齐全,武器装备机械化程度有较大提高。
1959年10月1日上午10点,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建国10周年阅兵庆典。
受阅部队由15个徒步方队、14个车辆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组成,共11018人。受阅部队官兵身着新式军服,佩戴军衔。
第一个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军事学院方队,之后依次为水兵方队、步兵方队、空降兵方队和由144门各种口径火炮组成的7个炮兵方队、由9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组成的装甲兵方队。
同时,由155架喷气式轰炸机和歼击机组成的空军空中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整个阅兵历时58分钟。
这次阅兵与5周年国庆阅兵相比,受阅武器装备基本上是国产的,标志着中国军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984年10月1日上午10点,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建国35周年阅兵庆典。此次国庆阅兵,是中国人民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之后,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形势下举行的。是继1959年国庆后,24年来第一次盛大的国庆阅兵。
这次阅兵,总参谋长杨得志任阅兵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任副组长,并担任阅兵总指挥。上午10时,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国庆阅兵总指挥秦基伟陪同下,乘敞篷车检阅了部队,并在天安门城楼发表讲话。
之后,阅兵分列式开始。受阅部队共42个方队。由陆、海、空三军指战员组成的仪仗队,护卫着八一军旗,率先进入天安门广场。军事院校的6个方队,5个步兵方队,水兵队、空降兵队、女卫生兵方队、武警部队方队和男女民兵方队全副武装,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
随后是绵延24公里的机械化部队方队,分四路进入天安门广场。这24个方队由陆海空三军的428辆战车组成,其中有反坦克导弹、火箭炮、火箭布雷车、大口径榴弹炮和加农炮、装甲输送车、坦克、自行火炮、地对空导弹、战略导弹等。受阅空军驾驶着94架由喷气式轰炸机、强击机和歼击机组成的四个空中梯队,掠过天安门上空。整个阅兵历时1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