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仪式观后感

2022-08-12 时事 86阅读
国庆有感
2005-09-23
“连绵风雨秋意浓,雾霭迷蒙莹绿湖;国庆中秋双合璧,欢庆中华正昌隆。”

吟罢这首诗,我行走在香城清晨的街头。举目四望,都市已被淅淅沥沥的秋雨所笼罩,湿漉漉一片,呈现烟雨迷蒙,雾锁城廓的独特景致。穿梭不停的车辆,匆忙奔走的行人,吆喝叫卖的商贩,游移于街道的花花绿绿的雨具,更将鲜花般的城市尽情妆扮,使之多姿多彩,令人感慨不已。我沉浸在这片祥和与升平的盛世氛围,不由遐思起了我们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光荣历程。

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一个巨人威武雄壮的声音,像铮铮号角,宣告着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的长征之旅终于浇出硕果,赢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毛泽东思想的雨露阳光,就永远地滋润着了神州的山山水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推动着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春风更是焕发出了中国人民高歌奋进的旺盛精力和冲天干劲,全面推进了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使其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而伴随着《春天的故事》和《走向新时代》的优美旋律,全中国各族人民一定会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雄心勃勃,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地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伟大航程。

想着这一切,我的头脑蓦然响起了《国歌》高亢雄壮的歌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是啊,面对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浪潮,中国人民必然具有更为坚定的信心和充分的自信,牢固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建设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坚定信念,最终才能创造伟大的美好未来。

我坚信:在国庆中秋两节同庆时刻,我们全体中国人民一定会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永远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穿云破雾,乘风破浪,大展宏图,直达充满希望与幸福的彼岸。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