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出自《论语·颜渊》。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齐景公说:“说得好极了!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到吗?”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春秋时期,是一个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的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奴隶和自由民的反抗斗争不断。
一些主要大国在争霸的形势下,为了顺应社会变革的潮流,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社会变革的结果是:诸侯的逐渐崛起和周王室的日益衰落,出现了旷日持久、错综复杂的“大国争霸”局面。
这个时期各诸侯之间兼并争霸战争以及相互交往的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记录孔子的思想,便写下了《论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