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工人身份 但是正式任命的事业单位副科级干部,能不能去乡镇担任副书记或乡镇长?请说具体理由。

2020-04-17 时事 2042阅读

可以。

一、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二、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

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其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在一些地方有规定,事业编人员职级上升到一定程度可以转变为公务员,比如说县一级机关如果事业编管理岗升职到副科,身份可以转成公务员,市一级机关事业编管理岗升职到副处,身份可以转为公务员。这种身份转变是地方政策,主要看所在的地方有没有此类政策了。

即使有,快的话在岗位上也得奋斗个十年八载。可以说是难度不小。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改革:五类人将失去编制,其中一类直接转为公务员!

现有的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根据各单位的职能,对其进行改革。其中,具备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制后将变成行政机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公务员。

对于这类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只是由事业编变成了行政编,在工作性质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此之前需要弄清楚现在事业单位的分类:现在事业单位已经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一、公立医院

这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最早在社会上引起反响的改革目标之一,它是属于“从事公益服务”类别,因为公益类也分为一、二、三类,公立医院事业单位员工工资有一部分财政补贴有一部分靠单位营收。所以它具体来说被分为公益二类。

在改革之前国家补助一部分经费,其余靠自筹,所以会出现厉害的单位月薪10k,差的单位发工资都困难。

二、高校

跟公立医院一样,也属于公益二类。因此二者之间的改革是一起推动的,高等教育可以部分交给市场支配,国家财政出一部分教师工资,高校自身承担一部分。在取消事业编制之后,没有了编制的限定,对于部分人来说,可能会是好消息。

三、工勤岗位

这类岗位,又被称之为工勤技能岗。它是分属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类,生产活动的岗位分为专业技术类和工勤类两种。

这类岗位主要有技术工人、水电工、司机、通讯员、打字员等,因为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的工勤岗位承担的工作都被承包给了社会上的一些专业的公司,所以工勤类的岗位将会成为继医院和高校之后第三类被取消事业编制的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取消工勤岗的事业编对原来在岗的有编制的老员工没有影响。

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这类单位,一般都是广播电视、党报、党刊等机构。这类单位因为本来就是自收自支,所以取消编制对于这类岗位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以后这类事业编还能在政策的引导下转变为企业!

五、承担行政职能的岗位

最后一类人,就是承担行政职能的岗位,这部分因为工作与公务员某些职能重复,所以有会取消其事业编,但是部分员经过考试等转为行政编制,待遇等同公务员,以后会越来越稳定。

失去事业编,直接转为行政编(公务员)!这类单位就是上面第五点所说的承担行政职能的岗位,虽然说是能转为行政编,但是由于行政编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只有部分人能通过考试,之后才能转为行政编。

虽说改革已经开始进行,但是目前还只是少部分在试点,主要是一些政府直属事业局、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和各级各类行政执法机构。

参考资料:凤凰网-事业单位改革:五类人将失去编制,其中一类直接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事业编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务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