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洋紫荆。
洋紫荆(学名:Bauhinia variegata L.):落叶乔木;树皮暗褐色,近光滑;幼嫩部分常被灰色短柔毛;枝广展,硬而稍呈之字曲折,无毛。叶近革质,广卵形至近圆形,宽度常超过于长度,先端2裂达叶长的1/3,裂片阔,钝头或圆,两面无毛或下面略被灰色短柔毛。
总状花序侧生或顶生,极短缩,多少呈伞房花序式,少花,被灰色短柔毛;花大,近无梗;花蕾纺锤形;萼佛焰苞状,被短柔毛;花瓣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4-5厘米,具瓣柄,紫红色或淡红色,杂以黄绿色及暗紫色的斑纹。荚果带状,扁平;种子10-15颗,近圆形,扁平,直径约1厘米。花期全年,3月最盛。
产中国南部。印度、中南半岛有分布。花美丽而略有香味,花期长,生长快,为良好的观赏及蜜源植物,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木材坚硬,可作农具;树皮含单宁;根皮用水煎服可治消化不良;花芽、嫩叶和幼果可食。
香港特区区旗的形状、颜色、以及洋紫荆图案,无论在旗帜正面或背面看时都是一样,只是方向有所不同。区旗和区徽的规格和使用方法,由1997年7月1日生效的《区旗及区徽条例》具体订明。
旗帜的底色是红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底色一样,象徵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份。同时,中华文化把红色视为喜庆的颜色,因此红色也有庆祝和爱国的意味。
洋紫荆图案、花蕊以五颗星表示,再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五星相对应,寓意中国与香港密不可分的关系。花瓣上的五颗星,代表香港人热爱祖国。区旗只用红白两色,象徵香港实践一国两制。
早在1965年,香港已经采用洋紫荆作为自己的市花,当时新成立的市政局就用了洋紫荆为标志。1997年後使用的香港特区区旗设计继续采纳了洋紫荆花的元素。
扩展资料:
洋紫荆(Bauhinia blakeana Dunn)首次在1965年选定为香港的市花。及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主权而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洋紫荆更用作特区区徽。
洋紫荆在香港的公园、花园、路旁的花圃以及世界不少地方广泛栽种。它吸引人的叶形和眩耀的花,开遍冬季,相信大多数市民都会对它甚为熟悉。然而,甚少人知道它的历史和发现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