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用良种。地瓜要高产,良种是关键。根据用途和销路,因地制宜地选用良种。新品种增产效果特别显著;老品种经过脱毒,当年能增产50%以上,第二年增产30%,第三年增产10%左右,以后脱毒效应基本消失。为保证地瓜高产,应每隔二、三年更换一次品种或进行脱毒,从农业科研部门选购新品种或脱毒品种,尽量不从集市上买不知品种名称和特性的薯苗。
二、深耕起垅。地瓜是耐旱怕涝作物,种植应选排水良好,地势较高的沙性土壤。沙性土壤比粘性土壤产量高,而且表皮光洁、品质较好。结合增施有机肥进行深耕起垅,能增加活土层,改善通气性,便于排水,提高地温和加大温差,改善下层茎叶的通风条件,有利于根系生产和块根膨大。地瓜垅起的越高越大,产量也就越高。平原地区一般垄距80厘米(地瓜栽后行距80厘米),山区旱薄地可适当窄些,垄高30厘米。夏地瓜也要先起垅后栽种,先栽后起垅,增加了栽种深度,对产量影响较大。
三、适时早栽壮苗。在适宜的条件下,栽插越早,产量越高。春薯在4月20日前后,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时,每早栽一天,增产0.5—1%,夏薯越早越好,每早栽一天,增产1%以上。春薯要栽壮苗和高剪苗。高剪苗能减少病毒病、茎线虫病、黑斑病等各种病害,比栽带根的拔苗增产10%以上。栽种夏薯,要用大田二级育苗的秧蔓茎尖,经试验对照,同一根秧蔓上剪的苗,栽茎尖产量最高,越往后产量越低。栽插方法,一般八道工序:开沟(刨垵)、浇水、按苗、撒农药、封垵、喷洒除草剂、腹膜、放苗。在保证成活的前提下,栽的越浅,产量越高。从地表往下5-8厘米是最佳结薯层,不但结薯多,而且薯块大,栽时采用地上留5厘米,3-4片叶,地表以下5厘米处使秧蔓入土部分与垅同向、与地面平行埋入土中(水平栽法),山岭薄地可适当埋深一些。不管薯苗长短,地表以上不能超过4个叶(包括顶叶),夏薯1—2个叶。这种栽法,秧蔓入土节数多,覆土浅,土温高,通气好,成活率高,返苗快,单株结薯多、产量高。栽苗前要将壮苗、弱苗及长短苗分级,分别栽种,防止发育早晚不一致,造成大苗欺小苗。栽插成活的关键是浇足水,做到上下接墒、严封埯、湿土抱苗,细土盖苗,防止透风跑墒和夹干苗,确保“一栽全苗”。地膜覆盖栽培,能增产30%以上。栽时浇水要足,栽后将垅面整平,喷洒除草剂,最后盖膜,第二天以后的下午用刀片划破地膜,钩出薯苗,用细土将破口盖严,防止进风。栽春薯不提倡大水漫灌,地温低、土壤板结,影响产量。
四、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产量的中心环节。栽植密度要根据品种、地力、水肥条件、栽种时间四个因素确定。同一个品种,栽的越晚密度应该越大,高肥水地要稀,低肥水地要密,无水浇条件的山岭旱地要比平原高肥水地增加密度20%以上。在平原地区,一般中短蔓品种,春薯亩栽3000株左右,夏薯3500株左右。
五、经济施肥。每生产1000公斤鲜薯,全植株(包括枯落叶),需吸收氮(N)5公斤,磷(P2O5)1.4公斤,钾(K2O)11.3公斤,同时还需一定数量的锌、硼、锰、硅、铁等微量元素。地瓜是喜钾作物,地瓜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1:0.7:2。具体到哪块地施多少,要根据土壤化验结果,按需肥比例确定施肥量。高肥水地,要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重点补施磷钾肥。氮肥过量,造成只长秧不结薯。生产中一般施用硫酸钾,不用氯化钾。施肥的方法是:在深耕起垅前,亩施土杂肥3000-4000公斤,优质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撒肥后耕(耙)地起垅。以后追肥1-2次,春薯在7月份,夏薯8月份,即在结薯后,地表被拱裂缝时。方法是:用背负式喷雾器,取下喷片,每桶水(约13-15公斤)加尿素0.5公斤,硫酸钾1公斤,磷酸二氢钾0.5—1公斤,硼砂100克、辛硫磷(或甲基乙柳磷)200—250克,完全溶化搅匀后,往地瓜棵周围的裂缝中灌施,每亩4-5桶水。追肥最好根据天气预报选在下雨前,施肥后通过雨水渗透,起到追肥和杀灭地下害虫的双层作用。如果用追肥枪追肥更好。
六、科学管理
1、查苗补苗,栽后3-5天进行,将死苗、病苗拔掉,补栽壮苗。
2、浇水,地瓜是耐旱作物,一般年份不用浇水,在秧蔓封垄前如遇特殊干旱,应顺沟浇一次水。浇时不要使水漫过垅面。中后期如果不是特殊干旱,一般不用浇水。
3、化学除草,地瓜是旋花科植物,对除草剂很敏感,要在专家的指导下或亲自试验后使用。当前使用的芽前除草剂有:“金都尔”、“敌草胺”、“草必萎(地瓜专用)等,地表过干,使用除草剂效果不好,要增加用水量。如果栽时没用除草剂,中后期杂草过多,可用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等定向喷雾除草,方法是:先将沟内的两行薯秧分到另一行,隔一行分一行,然后定向喷雾,喷完后再将剩下的沟内分秧喷雾。喷药必须选在无风的天气。不要喷到薯秧上。如果田间杂草多数是单子叶草,可用“精克草能”、“盖草能”、“闲锄”等药物,喷到薯叶上,不影响生长,七天后将剩下的阔叶杂草用人工拔除。
4、注意排涝,防止田间积水。地瓜是怕涝作物,土壤中水分过多,造成通气不良,妨碍薯块生产,并使秧蔓徒长。特别是座薯期,田间积水超过24小时,减产30%以上,超过3天,会造成烂薯以至绝产。要提前挖好排水沟,使雨水随下随走,不使田间积水。
5、化学调控。在薯秧接近封垅时,用15%多效唑20克兑水15公斤,喷洒叶面,防止秧蔓徒长。中后期喷施“红薯膨大素”2-3次,配方是:每药桶水加“红薯膨大素”一袋(20克),15%多效唑20—40克,硼砂20克,磷酸二氢钾50-80克,如果有吃叶的害虫,再加治虫药,喷药最好在下午四点钟以后进行。多效唑的用量要根据天气、地瓜长势灵活掌握。天气干旱,地瓜长势弱要少用,反之要多用。
6、严禁翻秧。茎叶是制造养份的主要器官,90%的干物质来源于叶面的(正面)光合作用,翻蔓一次减产10%以上,特别是中后期,翻两次秧可减产30%以上。如果秧蔓扎根,可以提秧,提断秧根后再放回原处。
7、防止病虫害。栽前,用茎线灵、灭线丹,涕灭威、多菌灵等药液浸沾秧苗基部,可防治茎线虫病、黑斑病等。防治蝼蛄、蛴螬、今针虫等地下害虫,可分两个步骤,一是栽苗时用药,二是七月上中旬按棵往裂缝中灌药(第五段中已介绍),农药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中后期如有甘薯天蛾、斜纹夜蛾、造桥虫等危害叶面,可结合化学调控加菊酯类农药防治。麦收前后注意防治红蜘蛛和蝗虫等。
七、适时收获。根据地瓜用途及地理、天气情况等因素,及时收创,留种的夏薯,应在“霜降”节前后收刨入窖,免受冻害,实现丰产丰收。中国有机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