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会非常依赖父母,父母在孩子的心里就是无所不能的超人。遇到不懂的问题,父母帮助解决;有不会做的事情,父母替自己做好;一切都听父母的话,听从父母的安排,等等,所以孩子从小听从父母的教育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到了青春期,孩子会突然发生巨大的变化,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变化,让大多数父母无所适从。青春期的孩子变得渴望独立和成熟,他不愿意再像以往那样依赖于父母。不仅如此,他还常常通过反抗、叛逆的方式来摆脱父母的控制。
实际上,青春期的所谓独立和成熟并非真正的独立和成熟,当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孩子的判断力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很多事情都无法独立应付。所以,青春期孩子在心理上是矛盾的,一方面不愿依赖父母,想要独立和成熟;另一方面在面对问题时又会显得青涩稚嫩。于是,就像离开离开了母乳却不能离开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其他营养物质一样,孩子开始注重发展和同龄人的关系,所以交朋友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朋友间的友谊在他心中甚至无可替代。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喜欢和朋友在一起,是因为在同龄人之间有着同样的发展和变化,经历着同样的感受,体验着同样的需求,和朋友们一起可以无话不谈,可以轻松自如。他会觉得,朋友之间心灵相通,都和自己一样渴望独立,喜欢自由,不喜欢被父母所约束,这些共同的感受和需求让同龄人之间成了知音,成了默契的知己。
友谊是孩子心理“断乳期”的精神食粮,千万别加以剥夺或者进行阻碍,除非父母想让孩子一辈子停留在童年。可以说,没有密切的同龄人关心,没有在一定程度上的与父母的疏离,孩子的青春期就是有缺憾的,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就是不完美的。如果孩子基本没有朋友,那绝对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父母应当帮助他找到原因,补上这青春期的重要一课。
孩子的父母要因势利导,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孩子建立纯真的友谊,交到更多的朋友。
1、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朋友。父母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择友引导。比如革命老人谢觉哉在《交朋友中的道理》一文中就提出过这样的忠告:“要交‘益友’,不交‘损友’。”就是要和正直的人、诚实的人、爱集体的人交朋友,不能与品德低劣、染有恶习的人交往。这样就让孩子在交友时有了一个大的原则和方向,不与那些品德低劣、染有恶习的人交往,从而避免陷入交往误区。
2、培养孩子的交友信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了特长,就会为他结识新朋友提供机会,在交往中增强自信心。托马斯伯恩特说:“友谊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养他的多种兴趣。这样,孩子在参加共同活动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谊。”
3、指导孩子与人交友。在孩子交朋友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地进行指导:对待朋友要真诚坦率,以诚相待,压抑律己,宽以待人;要努力做到热情、关心、彬彬有礼;处事要宽宏大量,不计较个人得失。每个人的性格、情趣各有不同,交往中就要尽量尊重朋友的意愿,主动寻找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
另外,由于每个朋友的心理还都有心理敏感区,那就要在平时说话。玩笑里,尽量避免刺激朋友心理敏感点,不要刺痛他心灵的“疮疤”。还要告诉孩子,在与朋友相交时,要特别讲究信用,凡自己不容易办到的事情,且不要轻易答应,说话也要留有余地。但凡自己能办到的和答应办的事,那就要千方百计尽力去办。如果遇到意外,事情没办成,就应主动向朋友说明情况,以取得对方的谅解。
4、尊重孩子的交友意愿。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尽管需要父母的指导,但父母也要尊重他的意愿,让他有一定的自主权。在选择朋友方面,父母和孩子的意见常常会不一致,只要对方不是品行太差,还是尽量先尊重孩子的意见,然后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父母最好少发这样的议论:“你为什么要与某某来往?他是一个坏孩子。”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这是十分不公平的,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还未定型,随便地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太轻率了。
其次,孩子选择朋友有他自己的标准,可能某个孩子确实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更可能具有父母所不知道的某种可贵之处,而那正是自家孩子极为珍视和需要的:或许他们有共同的爱好――足球、集邮,或许他们在性格上互补――一个内向谨慎,一个开朗泼辣。
另外,少男少女的友谊往往比成人纯洁得多,用成人世界中或多或少的功利甚至势利的经验来评判,本身是对他们美好情谊的亵渎。
社会心理学常识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他人的眼中认识自己的,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具有健康的自我意识,那么就要鼓励他去结交朋友,他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会获得建立准确的自我概念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团体活动中体验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