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链是指依据生态学的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2种以上产业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1]
生态产业链概念的4个要素
(1)增大自然资源存量
使自然资源存量增大,是生态产业链设计与开发活动的宗旨,即所设计与开发的生态产业链的最高目标是在求得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良性循环。使生态圈产生出更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提高和扩大自然生产力的水平与能力.
(2)提高资源生产率
生态产业链系统是为提高生产率而设计的,但这一生产率要用“资源基本生产率”的概念来评价,即从资源的原始投入对生态圈的作用算起,到产品退出使用、回到生态圈为止,全面和全过程地测度其生产率由于在生产转换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劳动生产率问题已得到广泛的注意,因此,它更侧重于通过产业链的链接与转换过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使生态资源在原始投入和最终消费方面提高效率,进而从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全面持久地提高生产率.
(3)社会性长期需要
生态产业链应该具备社会性,即它建立的是依社会长期需要为主体的商业秩序与环境,它在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建立的秩序既要使商家及产业链上各方获取利润,而且要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持着长期的友善与协调.
(4)系统创新活动
生态产业链是一项系统创新工程,它要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生态经济为约束,通过探讨各产业之间”链”的链接结构、运行模式、管理控制和制度创新等,找到产业链上生态经济形成的产业化机理和运行规律,并以此调整链上诸产业的“序”与“流”,建立其“产业链层面”的生态经济系统;再以该系统为牵动,在相关产业内部,调整其“流”与“序”,形成“产业层面”的生态经济系统;最终,生态产业链应该是这两个层面上系统的交集,它要通过链的设计、开发与实施,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有机地融为一体,开创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