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类:小麦 大麦 皮麦 青稞(元麦) 黑麦 燕麦(小麦)
稻类(大米):粳稻 籼稻 糯稻 陆稻(旱稻) 深水稻
粗粮类:玉米 高粱 荞麦 粟(谷子、小米) 黍(糜子)
此外尚有作为补充主食用的粮食作物:小豆 绿豆 木薯 番薯(红薯、白薯) 马铃薯(土豆)
粮食储存:
粮食收获后的水分含量无论对其商用或种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理想的粮食含水量是将粮食干燥至储粮微生物生长的临界点附近,在这一水分条件下,可以保障粮食的储藏安全,最大限度地维持粮食的新鲜度和食用品质,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维持粮食的发芽率和种用品质。
水分与温度都是影响粮食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但二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的。在粮食水分含量底时,温度对呼吸的影响很小;当粮食水分增高,温度所引起的呼吸强度变化非常激烈。根据实验,水分仪为18%—23%的粮食在50—55°C温度下,呼吸急剧上升后骤然减弱。但水分为14%—16%的粮食在同样温度下经过几昼夜,呼吸能力几乎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