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匈奴和突厥,铁勒什么的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啊?又是现在那些人的祖先呢?

2020-10-19 综合 773阅读

1、古代匈奴祖居在现今西伯利亚的寒温带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带。匈奴人的后裔蒙古族人,目前蒙古国仍有8%的男性带有匈奴人的基因。

2、古代突厥活跃于现今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后裔主要有维吾尔人、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等。

3、古代铁勒广泛地活跃于在从东到西直至黑海岸边的整个草原上,是突厥人已知的最早祖先。

拓展资料

1、据中国部分史籍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

公元前3世纪匈奴统治结构分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被驱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河西走廊,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

自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起开始受到汉朝军队的攻击,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匈奴将主力撤回漠北地区,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匈奴国已经完全退出漠南地区。

五胡十六国时期,内迁中原的南匈奴建立前赵、北凉和夏等国家;北匈奴西迁康居。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渐渐被汉化。匈奴作为一个民族在中国北方消失了,但其姓氏及其文化习俗仍部分保留了下来。

2、突厥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540年,突厥这个词始见于中国史册。

745年,唐朝与回鹘攻灭后突厥汗国,东突厥诸部或者在战争中消亡,或者融入回鹘,或者融入唐朝。唐朝灭西突厥以后,原西突厥汗国所属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钦察、卡拉吉、样磨、处月等部落也活跃于中亚地区。

突骑施在防止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扩张起了重大作用,葛逻禄则在唐末以后的中亚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回鹘建立喀拉汗王朝。

如今的"突厥"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而是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各个民族的统称,大多是历史上受突厥人统治或者突厥化的其他民族,以及古代突厥人的后裔。

3、铁勒是从《北史》以来在隋唐的史书中通用的称呼。早在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中则记为赤勒﹑敕勒和丁零。隋代,铁勒分属东、西突厥,西边有个别部落始事农耕。

605~611年间,铁勒以契苾、薛延陀二部为主建立部落联盟。唐初漠北铁勒诸部中以薛延陀与回纥最强,共建汗国,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受唐册封,助唐灭东突厥。

646年,唐灭薛延陀汗国,于铁勒诸部分置羁縻都督府、州。后突厥汗国兴起,重受突厥统治。

744年,回纥灭后突厥建汗国。840年,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所破,部众迁徙。室韦-鞑靼人逐渐进据蒙古高原。后契丹人统有大漠南北,铁勒这个称呼逐渐消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匈奴百度百科-突厥百度百科-铁勒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