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少年时代和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毛泽东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
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快到晌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的地方。
这时候,毛泽东就把草和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有时不够分了,他就少分一点。而有剩余的草,他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和毛泽东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毛泽东一起放牛,称他为“牛司令”。
2、毛泽东3岁时,就喜欢认字,一字连认三遍,他就记住了。一天,舅舅开的启蒙馆开学了。他听到蒙馆里读书声,甩掉手里的小木锤直往教室里跑,他大舅母追都没有追上,他跑进教室,就去抢与一个比他高出一大截的学生的板凳。
这学生只得向先生告状:“先生的外甥坐了我的板凳。”他舅母追到这里,双手去抱外甥,见外甥毛双手抱着凳子不肯,大舅父去抢,差点把舅父的眼镜打掉。文玉钦见毛小小年纪就想要读书,只得另找一条板凳放了一个简易桌子,让其旁听。从此,毛成了启蒙馆里的旁听生,并养成了好学、好问、勤写、勤练的习惯。
3、1957年,毛泽东在写给《诗刊》的一封信中,将“贻误青年”的“贻”误写为“遗”。这封信的手迹发表后,北大一位学生写信给毛泽东,直言指出“遗误青年的“遗”应为“贻”。毛泽东欣然接受这个意见,并专门给《诗刊》编辑部打招呼,请予更正。
4、1943年元宵节前夕,即正月十四下午,毛泽东在延安枣园散步,遇见了侯老汉和胡老汉,闲谈中得知两位老汉已年过六十,还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巧的是第二天就是他们的生日。经了解,枣园村年过花甲的老人共有24位。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毛泽东当晚就派人邀请24位老人,第二天一起过生日。
那天下午,24位花甲老人一起来到位于枣园的中央书记处会议室。毛泽东同老人们一起吸烟、喝茶、拉家常、吃饭,他给老人们敬酒,祝老人们健康长寿,并送寿礼:每人一条三道道蓝毛巾,一块肥皂。一辈子也没有做过寿的老人们接过毛泽东送的寿礼,笑得开心极了。
5、回赠尼克松3张条幅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来华访问,带给中国的礼品很厚重。在尼克松回国之前,毛泽东书写了3张条幅相赠,条幅的内容分别是:“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虽然尼克松在访华之前,作了精心准备,挑选阅读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毛泽东诗词,对毛泽东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研究,但当他接到毛泽东的这份特别的礼品时,左看右看,还是一头雾水,始终不明其意。后来,毛泽东在武汉对一批军队干部说:尼克松没弄懂我写的意思。
曾写过《毛泽东传》的美国人R·特里尔曾对这3幅条幅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老叟坐凳”中坐在凳子上的老人是帝国主义,“嫦娥奔月”中的嫦娥是人造卫星的象征,“走马观花”是指尼克松本人在中国的简短行程就像走马观花。
而国内有人分析认为,毛泽东书赠尼克松条幅所隐喻的是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