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儒学与道学并不矛盾。
儒学提倡内圣外王,中庸,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悌。
道学提倡上善若水,无为而治,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道学虽然注重修身,长生久视,无为。这是以正心,诚意为基础的。
儒学虽然重视出世,治国,平天下,也是以正心,诚意为基础的。
其内在的关注是一致的,即人的本性的清净无暇。以此为基础,走向不一样而已。道学认为,以此为基础,润养身体,达到成仙的目的,然后随缘度化众生。修道的人都知道,要成仙,必须修善三千是基础。
而儒家通过治理国家,践行理念,把忠孝仁义礼智信推广到整个社会。这也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方式,只是儒家更强调心性的养育,不强调身体的修炼,更强调入世,治世。入世治世,最终也是回归到对自身心性的养育。
随着推移发展,儒和道的修学者会走向极端,儒家只关注如何治世,有可能忽略自身心性的养育,这就是忘本。道家只关注自身成仙,顾着打坐,修丹,或者画符,也没有强调对心性的养育。对于外人而言,也就只看到儒道二者外在表现的区别,没有看到其本质是一致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血液里就蕴含了儒道的传统,他们的起源是一致的,都源自“易”,所谓的相反都是外在的表现,内在并没有区别。
最简单的,儒学在周易的论述中,谦卦也强调了上善若水的类似概念。道学中的很多观点,看似与儒学冲突,其实不冲突的。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辉映的。儒学更多在行为、语言上来叙述人的修养,而道学更关注人的心性、本质方面的感悟。
有一说,说儒学源自周易,天崇拜;而道学源自归藏,大地崇拜(周易的前身)。都是一脉相承,一脉相承之分支。
多读几遍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周易,多读几遍道德经。看相关解释多看几种解释,对着看。就明白儒道其实虽然外在表现形式区别很大,而本质是一致的。
佛学在国内的流行亦补充了儒道的一些空白,于心学,教化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由此,佛道儒三教能在中华大地并行不悖,和谐共存。这是我们的幸运。作为中国人,恰恰幸运在有释道儒三学的指引。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