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设计现状,请谈谈如何理解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求帮助,谢谢了先。

2022-03-09 家居 181阅读
学习设计心理学,主要有九方面的意义。
1.设计心理学为“好的设计”服务
所谓“好的设计”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出身、修养、爱好等都不相同。但是设计师和消费者还应有一个大致的认同标准。经国内著名设计专家柳冠中教授介绍,德国造型咨询委员会顾问萱旺特(Schoenwandt)教授来华讲学,他认为“好的设计”有九条标准:创造性设计、适用性设计、美观性设计、理解性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永恒性设计、精细化设计、简洁化设计、生态性设计。
第一,创造性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创造性设计师最重要的前提。因为人类文明史证明人类不断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创造结果,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进步。一个产品没有新意,那就没有设计的依据,也就不会被前进着的人类社会所承认。
第二,适用性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适用性”是衡量产品设计的另一条重要标准,这是产品存在的依据。设计师与工程师的区别就在于设计师不光设计一个物,再设计之前看到的不仅是材料、技术,而且看到了人,考虑到人的使用要求和将来的发展。设计心理学提供的消费者满意度CSI,将是适用性设计的依据。
第三,美观性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美观”是任何设计师都愿意为自己的设计赋予的形色,然而“美”不是能用一把尺子去量度的,美的确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感受,是存在的,却又与人的主观条件,如想象力、修养、爱好分不开,所以又是可变的。它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象,却又因人、因时代、因地域、因环境而异,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设计心理学提供消费者心理的微观分析知识。
第四,理解性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理解性设计标准是设计必须被人理解。设计一个产品必须让人理解产品所荷载的信息,使用者一目了然这是什么产品,作用如何等等。设计师运用材料、构造、色彩等来表达产品存在的依据。设计心理学提供的消费者认知活动规律,将使设计师掌握造型识别、图形识别、广告识别等心理学基础,力求满足消费者一目了然的求便心理。
第五,以人为本的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突出人而不是突出物是好的设计第五个标准。如有的灯具设计十分花哨,使人眼花缭乱,在室内空间夺去了人作为室内中的主体地位。好的设计作品应该是含蓄的,突出的应是人,以满足人的要求。设计心理学将讨论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人是第一位的,其余全是背景,这不仅是观念上的准则,也是现代设计管理的核心,CS策划将是设计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第六,永恒性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永恒性”是第六个标准。不应片面追求流行款式,不应片面渲染、夸张其商业性或噱头。好的设计师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设计心理学将讨论支持消费者永恒性偏爱,是价值观问题。比如,宗教型价值观的消费者,对含有麦加指针的地毯、麦加报时的手表这些设计,具有永恒性的偏爱,取得全球8.5亿穆斯林的永恒性的满意度。
第七,“精细化”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精细化”标准是必须精心处理每一个细部。从构思到设计的完成,要是人感到耐人寻味而又不繁琐,从整体到细节都充满哲理与和谐。设计师不应被材料与加工工艺束缚,以致控制不了设计的结果,而应既把材料与工艺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顺乎自然,合乎逻辑,又要高于这些物的因素,体现出人的力量,给“物”赋予灵魂,成为人的对象。设计心理学提供的CSI市场调查研究,为精细化设计提供“人性化”参数。
第八,“简洁化”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简洁“是好的设计的第八个标准。繁琐是设计所忌讳的,它反映了设计师的思维混乱,丝毫不是价值的体现。设计心理学在讨论广告设计和商品包装设计时,将以案例分析的方法,说明简洁化设计必须依据缴费者的认知规律,才能达到简洁化的效果。
第九,”生态性”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这个标准要注意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塑料制品是终究要被淘汰的,除非它被新技术改头换面,否则,这种材料会造成永久的环境污染。在德国,以开始重新开发天然材料,目前虽然要大量投资,但从长远看是符合人类利益的。设计心理学认为,生态设计不仅是设计师观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如何使消费者建立生态平衡与环保意识的观念,广告宣传和教育培训是全民族环保态度指数提升的关键。只有“产销一体化”,生态设计产品才有生存空间,否则,再好的生态设计,也无市场支持。
2、消费者满意度CSI是现代设计管理的根本。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