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 锦 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我认为,深刻而全面地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对于我们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提出来的。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和谐社会、文明为本”、“文明社会、素质教育为本”等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并不否认经济发展,GDP增长,它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GDP增长,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正如胡 锦 涛同志所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符合唯物史观。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同时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胡 锦 涛同志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胡 锦 涛同志所有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都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这里讲的人和人民,是同一个意思。
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整体,主要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更谈不上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除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外,还包括人的发展。所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三者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是为了人,发展也依靠人。传统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区别,还表现在如何认识发展的手段及怎样发展等问题上。科学发展观重视发展的物质因素、物质条件,但与传统发展观不同,科学发展观认为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也就是邓小平同志讲的“关键在人”。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手段,是实现人的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三、自觉地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一以贯之的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
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党新时期的执政理念和要求。胡 锦 涛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们要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上,紧紧围绕如何使全体人民各尽其所、如何使全体人民各得其所这样两个既相互区别又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方面,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工作部署、工作方式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要始终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历来把每个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作自己的思想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要加快政治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要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在想问题、订计划、作决策以及推进各项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衡量我们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要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服务,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要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始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对话、民主协商,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总之,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只有在工作中实践中切实体现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更谈不上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除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外,还包括人的发展。所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三者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