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技艺失传的原因

2020-04-30 文化 449阅读
1、传统手工技艺被淡化,文化内涵被误读以及工艺失传
近些年来,为迎合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传统手工艺资源逐渐被开发出来,为民间艺术品市场带来短暂的繁荣,由于急功近利心理的驱动,在发掘的过程中也弥漫着只重速度、轻视质量的风气。这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行为,被从业者视为一种捷径。有些手工艺品改为机器流水生产,粗制滥造,大失水准,完全丧失原有的审美品味,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族民间艺术品,充其量只是低劣的手工旅游商品,使传统手工艺品处于开发一样毁坏一样的窘境。反观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民族工艺大多由于缺少继承人而岌岌可危,面临绝境;或由于缺少地道的材料,创作人缺乏深层次的创作心理而造成品质下降。
有些民族手工艺人自己制作的产品没有量化标准。在经营上或互相压价或漫天要价,严重冲击市场,错失发展的良机。同时,存在冒充名家名店产品的行为,极大的打击了消费者对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信心。由于其中的一些高难技术只有内行才能识别,这些购买者除少数人外,对传统
工艺品的内在质量不仅不懂行,大多仅关注外在的形式和价格。
被誉为民族文化“活的图书馆”的民间艺人多已去世或年逾古稀,当面对着需求的日益减少和轻便省力的新技艺时,许多年轻人对民族传统技艺了无兴趣,或放弃传统的技艺或改学新的技艺,使这类技艺的持有者逐渐减少。有的技艺由于传承面狭小,往往因技艺传人的死亡和后继乏人,而造成技艺失传,导致技艺消失;有些技艺则逐渐丧失持有群,成为仅有少数人才能掌握和持有的技艺类型。
2、品牌知名度不高, 宣传力度不足, 存在“一流产品、二流设计、三流包装”的现象
手工艺品基本上是作坊生产,多是单件加工,分散制作,生产能力弱,产品质量差异很大。这种家庭作坊的小生产方式,在运作中与现实中乡土社会社区村落的生产分工传统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正经受着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的冲击。在现代工业用品的冲击下和生产方式变化的
大背景下,使这种分散在广大农村以家庭或个人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总体上呈衰退之势。再加上生产者缺乏资金,无力承担宣传的费用,即使有新开发上市的名特产品,也因厂家的规模小,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引起顾客的兴趣和重视,形不成营销气候。
由于工艺技术创新不够,适应市场的招数不多,营销方式简单,品牌知名度不高而面临难以做大做强,只能局限在一部分地区。手工艺品普遍存在“一流产品、二流设计、三流包装”的缺憾。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对商品的外包装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传统手工艺的设计观念和产品质量跟不上市场需求。既缺乏深入系统的调研,又因急功近利的心态指引,难以在各个环节把关,导致目前相关配套的手工艺术商品匮乏平庸。
3、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面临强烈的文化冲击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冲击在逐渐加大,传统工艺面临工业社会的逐渐渗透和挑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对传统手工文化的冲击呈加速之势。传统手工艺逐步被机器化生产、机械工艺、电脑工艺在内的现代设计工艺取代,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受到极大动摇。传统手工艺因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无法创造大量经济效益而退缩在广大农村, 这种冲击更加强烈、广泛。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出现同化、汉化的现象,原有的民俗风情也正在逐渐淡化甚至消
失。反映在手工艺品的制作上也有刻意汉化、西化的现象。在民族村或其他形式的少数民族旅游地,虽然表现民族文化的艺术品随处可见,但这些东西很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显露,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刻意夸张甚至扭曲。与民族本色已有相当距离,而是将传统文化仅作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商品经济的刺激是一把双刃剑,在改变民族艺术者的价值观念,积极融入商品经济的大潮,刺激民族手工艺者对艺术商品化的热衷,扩大中国民族民间手工文化与世界性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粗针大线、偷工减料的次品,民族传统手工文化的内涵与色彩丧失殆尽。属于商品化的民族艺术品成为旅游商品,对民族艺术本体的发展可能有某种保护作用,但也会因质量低下而毁坏民族手工艺品的声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