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情人节
情人节的由来
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起源于古代罗马,于每年2月14日举行,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关于“圣瓦伦丁节”名称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纪念以为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他用反抗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狱,并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刑,行刑前,瓦伦丁曾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她的一片情怀。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情人节的历史
情人节是一个属于朋友的日子,属于家人的日子,属于情人的日子。正如中国人现在用近乎狂热的热情过起了圣诞节一样,情人节也已经悄悄渗透到了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情人节的来历和意义可能并不一定为大多数人所知。下面所要介绍的,不过是众多关于情人节的传说中的一个。
在古罗马时期,二月十四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二月十五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
在古罗马,年轻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过节的时候,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一直配对,而且最终他们会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为情人节。
在西方,情人节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在这一点上,情人节体现出的,不正是古罗马人设计这个节日的本意吗?
2月15日主进食节,又称奉献节--纪念圣母玛利亚把儿子耶酥带进教堂,献给上帝的节日
农历二月初二是昔日的“龙头节”。
民间传说龙王是主宰风雨的,它一抬头,天上就会撒下甘霖。农人们在春天将种子播下土地后,便于二月二日这个“龙抬头日”对龙顶礼膜拜,希望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妇女们是忌动针线的。因为担心不小心刺伤了龙目。百姓对龙是极为崇敬的,甚至讲究到连食物也多冠以龙的称谓:饼呼为龙鳞,饭称作龙子,面条谓之龙须,水饺则成了龙牙……
现在,祭祀龙抬的习俗早已废止,而谓之“龙须面”的美食却传了下来,证明着昔日我们的先人对龙的无限的崇敬。
花朝节
相传,农历二月初二是花王的生日(或谓百花生日)。此俗由来已久,至迟在唐朝就有这个节日,只是局限于文人学士之中。宋代流行范围渐广,当时的东都汴京(今开封)还举行民间的“扑蝶会”。二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亲朋好友聚会,饮酒赋诗,踏表赏花,皆富情致。成都、广州等地,至今仍有赶花会的习俗。
中和节
农历二月初一是昔日所谓的“中和节”。这个节日现在虽已淹没,但在唐宋时代却是异常闹热的。当时,人们把这一天作为太阳星君的生日来祭祀。在古人眼里,太阳主宰万物,地位崇高,要想祈祷丰年,必须举行隆重的祭日活动,祭祀的主要物品是“太阳米糕”和“太阳鸡糕”。二物均以米面为料,团成饼状,中间夹上糖心子。表面或用彩面塑出鸡形,或模压出金乌圆光。人们还往往把它作为互相馈赠的礼品。二月初一,人们摆上这些糕点,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人们便一边吟诵《太阳星君圣经》,一边品尝这种精美的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