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1.4皖南事变是日军挑起的吗

2020-09-12 综合 3913阅读

不是,是国民党挑起的。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制造反共磨擦活动。1940年10月1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禧发出致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新四军叶挺军长的“皓电”。

“皓电”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进行了种种攻击和诬蔑,并要求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全部开赴黄河以北,并将50万八路军、新四军合并缩编为10万人。

与此同时,国民党当局又密令汤恩伯、李品仙、韩德勤、顾祝同等部准备向新四军进攻。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

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扩展资料:

皖南事变的发生之后,可以说在中国的土地上面掀起了轩然大波,皖南事变虽然是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但是对于整个抗日战争的影响确实十分重大的,并且也影响了国内的战场情况。

皖南事变影响可以说是十分重大,不仅仅是对于新四军而言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同时对于中华民族的抗战也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在抗日战争的战线中,新四军的北迁无疑是遭到了巨大的中断以及延误,同时对于开辟战场而言也有着十分鲜明的延期影响。

皖南事变的直接影响便是我国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得更加的紧张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关系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形同水火的,经历过黄桥事变之后,两个不同阶级属性的政党变得矛盾升级。

皖南事变的蓄意发动,对于国民党而言是难得的胜利,但是对于共产党而言则是致命一击,在紧张的抗日战争的情况之下,国内的战局变得十分的危险。

幸而,最终两个政党都作出了相应的反思和让步,以至于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皖南事变带来的间接影响则是相继的,新四军的作战计划因为皖南事变的突然发动而打破,可以说对于国内的战场有了一个十分巨大的变动。

皖南事变影响可以说是十分重大,不仅仅是对于中国新四军军事力量的影响,同时也是对于我国抗日战争的战争局势的影响,皖南事变的发动也让我国不同的政党有了更多的思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皖南事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