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管理沟通员工心得

2020-05-22 财经 74阅读
对管理者来说,与员工进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管理者要做出决策就必须从下属那里得到相关的信息,而信息只能通过与下属之间的沟通才能获得;同时,决策要得到实施,又要与员工进行沟通。再好的想法,再有创见的建议,再完善的计划,离开了与员工的沟通都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沟通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如果信息没有被传递到所在单位的每一位员工,或者员工没有正确地理解管理者的意图,沟通就出现了障碍。那么,管理者如何才能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一、让员工对沟通行为及时做出反馈
沟通的最大障碍在于员工误解或者对管理者的意图理解得不准确。为了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管理者可以让员工对管理者的意图作出反馈。比如,当你向员工布置了一项任务之后,你可以接着向员工询问:“你明白了我的意思了吗?”同时要求员工把任务复述一遍。如果复述的内容与管理者的意图相一致,说明沟通是有效的;如果员工对管理者的意图的领会出现了差错,可以及时进行纠正。或者,你可以观察他们的眼睛和其它体态举动,了解他们是否正在接收你的信息。
二、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
在同一个组织中,不同的员工往往有不同的年龄、教育和文化背景,这就可能使他们对相同的话产生不同理解。另外,由于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不同的员工都有不同的“行话”和技术用语。而管理者往往注意不到这种差别,以为自己说的话都能被其他人恰当地理解,从而给沟通造成了障碍。
由于语言可能会造成沟通障碍,因此管理者应该选择员工易于理解的词汇,使信息更加清楚明确。在传达重要信息的时候,为了消除语言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先把信息告诉不熟悉相关内容的人。比如,在正式分配任务之前,让有可能产生误解的员工阅读书面讲话稿,对他们不明白的地方先作出解答。
三、积极倾听员工的发言
沟通是双向的行为。要使沟通有效,双方都应当积极投入交流。当员工发表自己的见解时,管理者也应当认真地倾听。
当别人说话时,我们在听,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被动地听,而没有主动地对信息进行搜寻和理解。积极的倾听要求管理者把自己置于员工的角色上,以便于正确理解他们的意图而不是你想理解的意思。同时,倾听的时候应当客观地听取员工的发言而不作出判断。当管理者听到与自己的不同的观点时,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这样会使你漏掉余下的信息。积极的倾听应当是接受他人所言,而把自己的意见推迟到说话人说完之后。
四、注意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
在倾听他人的发言时,还应当注意通过非语言信号来表示你对对方的话的关注。比如,赞许性的点头,恰当的面部表情,积极的目光相配合;不要看表,翻阅文件,拿着笔乱画乱写。如果员工认为你对他的话很关注,他就乐意向你提供更多的信息;否则员工有可能把自己知道的信息也怠于向你汇报。
研究表明,在面对面的沟通当中,一半以上的信息不是通过词汇来传达的,而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的。要使沟通富有成效,管理者必须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与自己所说的话的一致性。
比如,你告诉下属你很想知道他们在执行任务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并乐意提供帮助,但同时你又在浏览别的东西。这便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信号。员工会怀疑你是否真正地想帮助他。
五、注意保持理性,避免情绪化行为
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接收者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们对信息的理解。情绪能使我们无法进行客观的理性的思维活动,而代之以情绪化的判断。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时,应该尽量保持理性和克制,如果情绪出现失控,则应当暂停进一步沟通,直至回复平静。
六、减少沟通的层级
人与人之间最常用的沟通方法是交谈。
交谈的优点是快速传递和快速反馈。在这种方式下,信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传递,并得到对方回复。但是,当信息经过多人传送时,口头沟通的缺点就显示出来了。在此过程中卷入的人越多,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信息,当信息到达终点时,其内容常常与开始的时候大相径庭。因此,管理者在与
员工进行沟通的时候应当尽量减少沟通的层级。越是高层的管理者越要注意与员工直接沟通。
该沉默时要沉默。人们常说:沉默是金,开口是银。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道出了人际交往中的一条重要规律。身为一名管理者,在与下属交流时你常常得多开口,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过于健谈已经引起了下属的不满呢?不要以为一位面面俱到的管理者,就是一位无微不至的好管理者,你的唠唠叨叨、啰啰嗦嗦会使你周围的人把握不住你说话的要点。年轻的下属会觉得你婆婆妈妈,不够爽快利落;年老的下属会认为你不尊重他们,否定了他们的办事能力。久而久之,你便会成为他们厌烦的对象和不愿接近的人。其实,适当的沉默才是你处理与下属关系的智慧宝石,巧妙地运用它,你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言简意赅地传达你对下属们的要求和期望,如有必要,再把注意事项交待清楚即可,然后你就可以保持沉默,留一个宁静的空间给你的下属们好好考虑具体的步骤。当他们的想法不够准确圆满时,你才可以适当地给予补充,给一次适时的指导,但千万不要剥夺你的下属发言与思考的机会。
在你批评员工时,适当的沉默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通常来讲,当你批评下属时,他的情绪波动是很大的。你呀你,你看你怎么搞的,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了吗?你还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成年后更是觉得面子是很重要的。也许你只是想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一番,并无他意。但是你无形中却伤了下属们的自尊心,让他们觉得颜面挂不住,产生了索性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那你的批评岂不是得不偿失?若是你在适度的批评之后保持沉默,相信这更是一种对当事人的威慑。一方面,下属会因为你的点到而止感谢你为他们保留了颜面,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你宽广的胸怀。你的沉默并非是对错误的迁就,而是留给了对方一个自省的余地。当员工之间发生争执时,适当的沉默可以是你的缓兵之计。争执的双方为了寻求一个说法,也许会将你他们心目中的权威者拉入其中,让你做个公断。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之前,你绝不可以表明自己的立场即便你已经知道了谁对谁错,在双方还面红耳赤地争执,谁都不愿意让步时,你的公断根本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只会使一方的自尊心受挫,认为你是有意偏袒。此时,适当的沉默才是你最好的选择。待到双方头脑冷静后,你再公正地做出评价,其效果必定会事半功倍。
沉默让小报告自生自灭。搬弄是非的人似乎在哪里都能找到生存的环境。当你的组织中也存在着一小撮喜欢打小报告的人时,对待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沉默并不是对搬弄是非者的纵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是非的蔓延。试想,如果你对那些临时人事秘书们的小道消息表示出了兴趣,他们一定会更加肆无忌惮,必定会闹得满城风雨,到时,你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被搅得一塌糊涂。而若是你选择了沉默,他们必定会索然无味地从你身边走开,小道消息也就失去了传播的源头。
试一试吧,适当沉默是你处理人际关系的无声武器,它会让你在与下属的沟通中畅通无阻。
在幽默中成功沟通。幽默不仅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笑声,带来欢乐,而且能使我们拓宽人际关系,增长才干,在人生的历程中获得成功。美国心理学家赫德·特鲁写过一本名为《幽默就是力量》的书。他认为,幽默是运用你的幽默感来改善你与别人的关系的一种艺术。
冬天让人觉得畏惧,因此人们总希望冬天尽快结束。春天让人充满喜悦,因此人们便希望春天常在。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管理者如果一味注重容貌的恭敬和严肃,就会显得缺乏趣味和情趣,不免会使下属生出敬而远之的心理反应。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希望通过交往从他人那里得到欢乐,所以就应该顺应下属的心理,使他觉得快乐而无丝毫的负担。
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你能不时地与下属们开个玩笑,幽他一默,你的下属必然会觉得你很随和,从而愿意接近你。这样你才能真正了解他们,与他们更好地进行沟通,这对于你的工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卡普尔担任美国电话公共部门的最高行政主管之时,有一次主持股东会议,与会者情绪非常激昂,会议中的紧张气氛随着大家对卡普尔的质问、批评和抱怨而升高。其中有一女股东不断质问部门在慈善事业方面的捐赠,她认为应该多些。
部门在去年一年中,用于慈善方面有多少钱?她带着挑战性问道。当卡普尔说出有几百万元时,她说:我想我快要晕倒了。
卡普尔面不改色地说:真那样倒是好些。
于是,随着会场中大多数股东的笑声包括他的挑战者自己,紧张的气氛轻松了下来。
卡普尔将看起来似乎有些敌意的质问转变为幽默力量,化解了紧张的一刻,解除了大家焦虑的心情
。他的幽默表达了重要的信息:这个部门重视人性的需要。我们的确关心,并且分享彼此的关心。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的管理者幽默,做报告时饶有风趣,群众和下属们都爱听;做思想工作时,语言生动,容易入耳入心,群众和下属都乐于接受;平时和下属接触,大家觉得他可亲可爱,都愿意和他接近。这样的管理者,必然会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爱戴,人际关系也会协调得好,在工作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