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有关分数乘除法和数学家的小故事。【一定要短,因为是要写在手抄报上面的!】 急!!!!!!!!!

2020-05-07 教育 109阅读

1、华罗庚解题

有一次王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几,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过了好半天,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王老师用眼扫视全班时,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恐怕被老师喊起来回答。

只有一个学生在桌上用笔紧张地算着。过了一会儿,这个学生果然举手要求回答了。他大声说:“是二十三。”王老师问:“大家说他回答的对不对?”

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同学们只是惊奇地看着站起来的那个学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华罗庚。王老师说:“他答对了。”接着老师告诉大家,这是我国古代算学经典之作的《孙子算经》里的一道名题。

2、高斯加法

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

老师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

3、投掷实验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

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

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

4、干燥的子弹

有一天,数学老师给全班同学出了这样一道题:“有四个好朋友,他们相约到森林里打猎,一路上,他们都兴高采烈,谈笑风生,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半途中突然下起了雷阵雨,四人成了落汤鸡。

可等到雨一停,四人打猎的兴致并没有减少,于是他们检查了弹药枪支,发现一部分子弹已经无法使用,四人便把余下可用的干燥子弹平分了。

打猎时,四人每人都发射了6发子弹,天黑了四人便带着猎物回家,途中四人清点了子弹数,发现此时大家剩下的子弹数,恰好是平分子弹时一个人所得的子弹数,现请问干燥的子弹有多少发?”“老师,结果是32。”华罗庚马上站起来回答说。

5、华罗庚秒解难题

有位老师,想辨别他的3个学生谁更聪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备好3顶白帽子,2顶黑帽子,让他们看到,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分别给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顶帽子,最后,叫他们睁开眼,看着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

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并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聪明的小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 为了解决上面的伺题,我们先考虑“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

因为,黑帽只有1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这样,“3人2顶黑帽,3顶白帽”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则他们2人就变成“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他们可以立刻回答出来,但他们都踌躇了一会,这就说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经过同样的思考,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