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位诏书里面深肖朕躬什么意思

2022-03-26 综合 139阅读

很像朕,可以继承皇帝的事业,一般古代皇帝都在选即位人是很看重这一点。

朕:皇帝的自称,朕躬,皇帝圣体,也就是皇帝自己。这句话出自清朝康熙皇帝的《康熙遗诏》,是康熙皇帝驾崩前的选定皇位继承人的诏书。

原文: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译文: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好,十分像朕,一定能继承大统。命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服丧二十七日释服,布告天下,让他们都知此消息。

扩展资料:

康熙遗诏亦称《康熙皇帝遗诏》,《康熙遗诏》一式四份,分别藏于台湾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康熙皇帝逝世后,遗诏颁布天下,告示全国。

但因为此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雍正是否篡位。西方1725年最早出版完整英文版康熙遗诏,由康熙身边传教士马国贤于1721/22年带回,途经伦敦出版。

康熙遗诏用汉、满二种文字书写同一内容。这皇四子胤禛,就是雍正。雍正即位后,始建秘密立储诏书,封于匣内,高悬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皇帝死后取出,昭告天下。

满语是清朝的国语,康熙的诏书不可能只改汉文,不改满文。满文是竖写的,把“十”改成“于”是不好改的。清代的用语规范,档案中凡写到皇子时,都要写成“皇某子”、”而不能写成“某皇子”。

民间传说是雍正改诏。康熙皇帝本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允禵的,可是雍正却暗地里把诏书中的“十”字改成“于”字,这样诏书就成了“传位于四子”。

史学家和档案学者否定了民间雍正篡位传说的真实性。

仅将“十”字改成“于”字,岂不是将“传位皇十四子”改成“传位皇于四子”。
再说清代人写“于”字是用繁体“於”,而不是现在简体字“于”字,所以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完全是凭主观的想法编造出来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康熙遗诏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