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孙子结构相当精妙。孙子13篇,总体的结构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有一般到特殊。我把它看成一架战斗机。计篇为首(首领领袖部分),作战谋攻为项(强硬的颈部),形篇势篇虚实篇为胸部主体(战术和武器精要部分),军争至九地为侧翼和腹部(讲述更加详细,立体)。火攻和用间为尾翼(补充和强调部分)。下面是我编的小册子,目录部分。
计篇1/
作战篇3/谋攻篇4/
形篇5/势篇6/虚实篇8/
军争篇9/九变篇11/行军篇12/地形篇13/九地篇15/
火攻篇18/用间篇19
补充说明: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吧。我们现在的管理学教材,有非常清晰的结构,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对单个问题表述比较清晰,缺点是过于关注某一个点,带不起来面,更没有立体感。就像画人像一样,西方书好像有的人先画好眼睛,再画头部,再画颈部,完全画好了一部分再画另一部分。这样子画,头是头,颈子是颈子,身子是身子,很容易脱节。如果一个人只学习了画头,最后还是不会画人像。所以,管理学教育基本上是失败的。
孙子没有清晰的结构,有好处也有坏处。孙子兵法是先画一笔轮廓,再画一笔眼睛,再画一笔头型,再画一笔轮廓,这样子,你刚开始知道他在画人像,但是你看不出来是。但是一开始你就知道他很立体。如计篇,他讲战争研究的意义,和影响战争胜利的主要方面,讲战争的方法,从大的方面说的很全。讲大的方面的时候,又用极其简练的语言,说的很深很细很小,所以整个文章非常立体。而且,在 另外 的 篇 章 中,又 变 换 了 语 言,重 新 演 绎 了 首 篇 的 内 容。这相当重要。各篇内容互相交织在一起。纷纷纭纭,斗乱不乱;混混沌沌,形圆不败。
我个人认为,孙子这样子写,肯定是有道理的。孙子的结构有其优势。另外说一点,孙子的具体内容有些非常“深”。很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