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阴雨天或夜晚,古人主要依靠漏刻和沙漏计时。
漏刻,是漏壶和刻箭的合称。漏刻作为计时器,分为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现以受水型为例予以说明:大约在五千年以前,我国古人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接收漏水的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相当于现代钟表上显示时刻的钟面,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人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是3750年前制造的。
沙漏,其制造原理与漏刻大体相同,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这种采用流沙代替水的方法,是因为我国北方冬天空气寒冷,水容易结冰的缘故。Windows早期的鼠标指针的“等待”,就是一个沙漏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