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火烧洞,为什么叫火烧洞,命名的原因,历史

2020-10-28 综合 248阅读
火烧洞是古阳洞南部规模最大的一所洞窟,相传被雷火所击,经考察,洞内造像可能系认为破坏。窟内平面呈略长的马蹄形,东西长约12.5米,南北长约10米。窟顶近于穹窿形.窟内西壁雕有主尊,为一身结跏趺坐佛,施禅定印。主尊两侧有二弟子、二菩萨夹侍.火烧洞也是龙门石窟中破坏最严重的一窟,现西壁的五身大像表面大部分残损,原形制已基本不清.就连窟顶与四壁也很少有平整的地方.窟门巳残损,但仍保留有垂帐装饰的残流痕迹,这种装饰不同于其他魏窟。窟门外左右雕有类似于宾阳北洞外的力士像,其中北侧力士已残缺,南侧力士身体部分保存完好,头顶雕出屋檐装饰。
在窟内西壁大像之间的下部,以及东、北壁下部,部分区域,保存有一些北魏末年开凿的小龛,尤其以,正光纪年的为最多。到了唐代,对火烧洞进行了大规模的补凿.在北壁下部,开有三大龛,龛内造像均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其中西部两龛主尊为倚坐弥勒,下有二0狮子。在西侧一龛外,保留有一身北魏末年雕成的力士,三大龛内平面均呈马蹄形,穹窿顶,有倒凹字形基坛.在南壁中部最下方,保存有四层供养人行列,从形像来看,有出家僧人,也有世俗人装束。此外,在南壁东侧下部,有一优填王像龛,龛内周壁雕出千佛。龛下,分布有唐代小龛。南壁上部,也有二唐代大龛,内部也雕有千佛.这些龛可能开凿于唐高宗时期。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