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物流配送特性的意义

2022-08-19 科技 69阅读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点
1、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
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
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快速反应QR、有效客户反映ECR、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和观念,在我国物流业中将得到普遍的应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装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彻底改变我国物流业的面貌。
2、物流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货物自动分拣与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以及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和系统在发达国家已普遍应用于物流作业流程,我国的物流业由于起步晚、发展水平低,物流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物流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如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讯方式,借助于增殖网VAN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自动实现;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建立物流组织内部网络Intranet。
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物流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及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5、物流柔性化。柔性化指的是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20世纪90年代,国际生产领域纷纷推出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系统MRP-Ⅱ、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的实质是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它要求物流配送中心根据“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消费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连锁商业的发展,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各种形式的物流配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目前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物流配送中心1000多家,其中上海和广东数量最多。但整体规模和水平较低,认真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性,逐步掌握一系列物流配送技术,对于我国物流企业无疑是当务之急。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各种职能及功能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种虚拟化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组合方式,寻求物流的合理化,使商品实体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达到效率最高、费用最省、距离最短、时间最少的物流目标,从而使物流具备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和柔性化等特点。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