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任何时候的学习都不是从绝对的“无知”开始的,而是在一定的“已知”基础上进行的。美术教学的一般过程是:预习——传授——自学(记忆)。学生的自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学只是领着学生再上几个台阶的过程。有了这样的教学思想,才能在美术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觉得有事可干。避免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根据具体教学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学习空间。这样,学生就能够超前学习和课后记忆,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有了比在课堂上大得多的活动空间。学生才能觉得自己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人。
目前美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弊端之一就是忽视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基础知识,忽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久而久之,学生既不预习,也不复习,容易养成了惰性心理。这就无形中形成了学生不主动,课堂上“活不起来”。如果没有课前课后功夫,又怎能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呢?
美术创新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去实践,让学生亲自在“试一试”。例如讲授简笔画一课。因为简笔画十分讲究实践性,课堂上让学生掌握简笔画,造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技能,达到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后。课后让学生在行路、候车时,可以把周围眼睛观察到的物体进行比较,如树木、房屋、舟车各是什么形状,用基本形将它们简化概括记在心里。穿衣裳吃饭时,也可以把各种衣帽鞋袜、面包糕点,直至各种蔬菜瓜果的形状简化概括记在心里。不久,学生就能积累不少各种物象的简化形象,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够把脑子里面的物象加以概括,适当变形成为另外一种物象,直接提高了他们的形象记忆力、创造力;开阔他们的视野。
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所有创造性活动中,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挥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发现。他们在不断的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增长了知识。
二、肯定学生内在的主体能力
教师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做主,事无巨细包办代替,这在当今美术教学中是常见的事情。这些都是阻碍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因素。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美术教师应从思想上改变过时的观念和“专制” 的作风。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情境,多留一点活动余地,让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美术教师往往从学生的现实表现来推断学生,甚至坚持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实行美术教育对大部分学生是无能为力。其实,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有明显的分工,美术所以能促进其他各学科的学习成绩,正是因为学习美术能使右半脑得到锻炼,这对于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现代生理、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证实人对美这方面的理解有巨大的潜能。美育工作者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用爱撒向全体学生,对他们始终抱以满腔热情,寄予殷切的希望,对于那些敢于发表见解的学生,特别是思路有误的学生要及时肯定,热情鼓励。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把学生作为发展的人来认识的重要要求。
三、设计适应学生学路的教法
既然是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又相信学生内在的主体能力,当然也就应该立足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法了。美术教学涉及到“教”和“学”两个方面,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学方法既要研究教师怎样教好,也要研究学生怎样学好。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教法,又能够充分体现了为学生服务。美术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引导学生如何生动活泼地、主动的学习和发展。
怎样设计教法呢?我们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结构和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相一致,要有利于学生接纳、内化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外化为能力。例如,传统的静物写生,一般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经过定向思维,摆好静物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写生训练。如简单的色块组合、调子训练等。这样势必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被动因素,如学生因坐的位置不适宜入画,或因静物摆放组合不当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绘画激情等。如果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技法后,教师可以在静物写生教学中不防试用“移位”教学法。即随意放些衬布和一大堆静物(注:衬布和静物要相互协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通过思维想象进行移位组合后,再根据眼前所摆放的静物默画一至二幅,形成结构的意向即创造。这样就形成了组成组之间的竞赛,活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