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引导小学生绘画

2020-05-07 教育 91阅读
小学生绘画创作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儿童认识的发展进程是儿童依次掌握“动作性模式”、“映象性模式”和“象征性模式”这三种表象模式的过程,它适应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小学生绘画创作也有个人兴趣的制约,教师要从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入手来激发学习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机械的接受知识变为有选择的接受知识,首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小学生天性活泼,思维丰富敏感,更富于幻想,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在绘画上尤为体现出儿童的心理特征。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如认识不足,不能合理地评价学生创作中一些新奇怪异的东西,不能以儿童的心态去看待儿童画创造,或说学生画得不像,或说学生乱画,或质问学生到底画的是什么等。学生创作本是无意的,是自然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师的怀疑质问态度,会无形中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拘束、谨慎感,淹没了儿童创作的灵性,使学生产生画画难的感觉。其次,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俗话说:“信心是成功的标志”。绘画创作同样需要信心。小学生在绘画创作中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和自身情绪的影响。从教育角度上来看,教师要善于造就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充满兴趣和表现欲。在这种环境中,可把学生吸引过来,削弱周边环境和自身情绪的影响。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