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产品思维来做好PPT

2020-05-27 教育 35阅读
量变与质变教学设计作者:杨震知发表时间:2008-1-12 16:05:47访问次数:441量变与质变教学设计授课人:杨震知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量变和质变的概念;弄清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掌握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要经过量变才能达到质变这一基本观点及其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以及自觉的对人生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观察思考和进行分析的能力。 觉悟方面:本框的侧重点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下一框集中进行方法论、人生观方面的教学奠定理论观点的基础。教学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教学难点:由于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教学方法:“阅读——议论——讲授­”相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个人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吃。吃到一半,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的嘴巴,一面自作聪明地说:“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饼子,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这半个饼子就能吃饱,我应该只吃这半个就行了。”(提问)寓言中的吃饼人的可笑之处在哪里?可笑之处在于,没有前面吃的那七个饼,光吃这最后半个饼他是不会感觉到饱的。从哲学上讲,此人是不懂得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那么什么是量变和质变呢?它们的关系如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量变与质变(板书)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板书)小树一天天长高大树成林用砖、瓦盖房子高楼大厦高耸云端河堤有了蚁穴鼠洞河堤崩溃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量变)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在了解什么是量变与质变含义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表格: 表格左边的变化都是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是量的积累过程;表格右边的变化都是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质的变化过程。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板书)质变——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板书)《笨人吃饼》故事中的饿到饱的变化是质变,吃了一个大饼又一个大饼是量变。(讨论)你能列举出你所观察到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量变与质变的事例吗?学生讨论略。2、量变和质变的异同点(板书)根据含义及实例,让学生找出量变与质变的不同点、相同点。教师总结出图表。 量 变质 变不同点根本性质未变不显著的变化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根本性质的变化显著的变化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一事物变为他事物相同点都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都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状态 (过渡)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那么,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怎样呢?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板书)任何质的变化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如寓言中,没有一个接一个吃饼的量变,就没有从饿到饱的质变。老子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垒土。”请大家想一想:他的话体现了什么道理?(归纳)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才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哲理诗:《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提问并讨论)这首诗包含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何启示?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质变。启示是: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天的事,日积月累,必然取得好成绩。任何事物的质变都不是偶然的,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所以,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这是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第一个方面。l、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板书)请同学们列举有关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些成语、俗语。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在这些例子中,量变是怎样引起质变的?它们有没有共同点?(讨论)(归纳)共同点:都是由于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引起质变。(1)数量增减,引起质变。(板书)(过渡)如果数量不变,事物能否引起质变呢?(引出新的内容)  大家初中时都学过《田忌赛马》的故事,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田忌是怎样反败为胜的。田忌参赛的马未变(仍然是原来的上中下三匹马),但由于马出场比赛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引起质变(转败为胜)。可见,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恩格斯曾经说过,化学可以称为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的质变的科学。我们一起来看看金刚石和石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金刚石石墨元素构成相同都由同一种元素构成(C)结构不同骨架形结构层状结构性质不同坚硬无比比较松软(2)构成事物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板书)如:乐曲《二泉映月》与《命运交响曲》都是由1、2、3、4、5、6、7组成,但前者听了使人有凄凉的感觉,催人泪下,而后者听了有悲壮的感觉,使人振奋、信心大增,究其原因就是1、2、3、4、5、6、7的排列顺序的不同,效果就截然不同。大家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明显改变劳动力、土地和生产工具的数量,只改变了劳动组织形式、具体分配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了我国农村的巨大飞跃和发展。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农村又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即农村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农村的就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的产品结构、品质结构的调整,扩大优质产品的种植,发挥品质优势,以及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发展区域特色优势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只有大力进行农村的结构调整,才能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更上一个新台阶。(提问并讨论)从量变引起质变的角度,谈谈农村为什么要进行结构调整?(小结)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结构变化也可以引起事物的质变,进行农村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区域布局的调整,就是在现有的生产要素下,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通过优化组合,实现这些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最优化结合,从而达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上新台阶的质变。这是符合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提问并讨论)懂得了构成事物成分的排列组合不同引起质变的道理,对我们学习、工作有何启示?(归纳)运用这一原理,我们在学习上就要科学的运筹时间,合理安排;各种知识要融会贯通,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德、智、体各个方面要全面发展;学习、工作、生活要合理安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更大发展。(提问)事物的变化发展会不会永远停留在量变的水平上呢?(分析)不会的。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当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而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这就是说,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板书)(提问)什么叫质变?什么叫发展?为什么只有质变才能发展?(归纳)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质变不等于发展,但发展必须通过质变来实现,如果只有量变,没有质变,新事物无法代替旧事物,发展就无法实现。所以:(1)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板书)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提问)事物从量的变化进入质的变化,关键是什么?常言道:“水滴石穿;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水滴”却不见“石穿”呢?(归纳)不是所有的量变都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这是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当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力量的增减还没有引起依存关系的破裂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当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依存关系破裂,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即发生质变。(2)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板书)(提问)怎样理解这里的“一定程度”?(归纳)一定的程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事物的质不会因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是,一旦超过这个界限,事物的质就会发生变化。如:违反校纪校规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我们中学生应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小结)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发生了质变,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不是就此停止了呢?三、事物就是不断的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板书)(提问并讨论)同学们能否列举一些事例加以印证呢?(归纳)如冰加热变为水,水加热变为水蒸气,水蒸气与高空的高压电流相遇变成氧和氢,氧与铁反应生成二氧化铁……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下面这幅《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示意图》反映了人类社会是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的经过这样的状态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的向前发展着。 [课堂练习]:《鹤林玉露》中有个《一钱斩吏》的故事,说崇阳有一县令,见一管仓库的小官从库内出来时,手中握有一个钱,便要杀库吏,库吏不认错,生气地说:“拿一个钱算什么!你能打我,不能杀我!”县令拿过笔在判决书上写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于是杀了这个库吏。我们学习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后,运用这一原理分析库吏和县令的思想方法。(归纳)库吏,不懂得量变会引起质变,他认为自己每次从库内拿了一个钱,算不了什么?还认为上司拿他没有办法。县令,认识到量变会引起质变,但他仅凭主观分析,没有调查库吏到底拿了多少钱,就判处死刑,不懂得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量变和质变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大家都听过付笛生的《众人划桨开大船》吧?让我们在这首充分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歌曲中结束今天的课程吧!“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呀,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耐岁寒……”[板书设计]一、量变和质变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2、量变和质变的异同点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l、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1)数量增减,引起质变(2)构成事物成分的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2)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三、事物是由“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