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梦想,守住人生的翅膀
守住梦想,守住心上的阳光
不为一朵乌云放弃蓝天
不为一次沉船放弃海洋
荒漠中守住一方绿洲
风暴里守住一片明朗
守住一句承诺 守住久别的造访
守住一封远方的信 守住爱的目光
守住鲜花的呼唤 守住明天的太阳
纵有严寒,守住梦想的花
也会在冰天雪地里开放
纵有险关,守住梦想的江
也会浩浩荡荡地奔向远方
守住梦想,守住不谢的花季
守住梦想,守住迷人的远航
——《守住梦想》
这是一个守住梦想的人。面对无数荣誉,他从不在乎;面对无数工作,他从不厌倦;面势头追求诗化人生,守对无数困难,他从不退却。轻世俗之所重,重世俗之所轻,住了不谢的花季,守住了迷人的远航。这就是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的吕进教授。
“吕进,以他对中国古典与现、当代诗歌诗论的广识,以他对世界诗史与著名诗歌理论的博知,以他对哲学、心理学、创造思维学的理会,以他敏锐的领悟、独立的思考,以他虽不算多却深有体味的创作经验,呕心沥血,运筹帷幄,终于掘余为中国现代诗学创造了一个新的颇是完整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集中地体现在它一本本著作基础上完成的力作:《中国现代诗学》,也体现在这本《选集》里。”这是著名诗人阿红为《吕进诗论选》写的序文中的一段话。这段精妙的论述,道出了吕进诗学的来龙去脉及其辐射的学科领域;也道出了吕先生在现代诗学的传承和发展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朵小花也会幻化出梦的故事
一泓小溪也会掀起诗的波澜
在诗歌界与诗学界,吕进主要是以一位诗论家的身份出现的。从《新诗的创作与鉴赏》到《中国现代诗学》,从《给新诗爱好者》到《一得诗话》,从《新诗文体学》到《吕进诗论选》,从《对话与重建》到《现代诗歌文体论》,从《外国名诗鉴赏辞典》到《爱我中华诗歌鉴赏》……吕进的诗学著作和他主编的诗选、诗歌鉴赏著作,得到了诸多读者、专家的好评。但多数人并不知道他和缪斯的缘分,这还得追溯到小学时代。
那时,《少年报》、《红领巾》杂志成了他最初的梦。吕先生说那是在20世纪50年代,电话还是绝大多数人不敢问津的奢侈品,更没有E-mail,投稿者与编辑部的联系全靠邮件往返。只要是投稿,只需在信封中帆右上方剪去一角,就可以不贴邮票,而且没有听说邮局有什么成本之类的抱怨。虽然不时兴邮编,但是邮件投递的速度很快,本市邮件一般是朝发夕至。当时,编辑部来信总是称这个系着红领巾的小男孩为″吕进小友″。由于稿费太微薄,每次只有2000元甚至1000元,所以“编辑叔叔”总是将现金夹在信里寄给他。当时的1000元也就是现在的区区1毛钱。
当然,对于一个文学少年来说,稿费只不过是附带的收获,重要的是趣味,是成就感,是对另一个世界的发现。从儿时开始打造的诗的天地,可以说,大大改变了吕进先生的人生。他曾说,研究诗歌的人最好有一点创作经历,否则就难以真正进入诗的情境,也就很难把握诗歌艺术的真谛。吕先生如是说,也如是做。
“诗虽然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一般并不直接反映生活而是直接表现人的情感;诗不长于细致地判培滚叙述客观现实而是长于细致地叙述情感浪花。换句话说诗的内容本质在于抒情它是生活的感情化。它通过表现人的感情去反映生活;它通过细致地叙述感情浪花去叙述客观现实。”这是吕进关于诗歌如何反映现实的理论论述也是对他自己诗歌创作的一种阐释。
在诗歌创作中对于现实人生的关注自然成为吕进诗歌的主旋律。他呼唤香港回归,创作了《香港十四行》;他关注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创作了《俄罗斯素描》和《书与花》;他细心体验、深入思索异国文明 于是有了《东京》、《曼哈顿》、《狗年》等诗篇。他的诗充满了拥抱时代、关注世事的艺术精神。
他对于现实人生的热爱和关注在诗歌中也化成了脉脉深情。他《致卡纳别相教授》“一切都会过去/但不是一切都会遗忘/比如您和夫人给我的情谊/比如您住宅里飘散的书香”。
一个生活在诗的世界的人,对诗外世界就有了一番打量。这种打量,为他树立了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典范;这种打量,使他别有向往,得以洒脱地面对那些难免的令人不愉快的人和事,使他得以轻松地度过这一生中那些不轻松的岁月;这种打量,使他常常“忽略”一些诗外世界似乎不应忽略的事:轻人之所重,重人之所轻。
守住梦想,守住人生的翅膀
守住梦想,守住心上的阳光
吕进先生一直与诗并肩而行。时间久了,他开始打量这位同行。于是,在70年代末,他开始转入诗论这个园地。
对话与重建,就是吕进先生的现代诗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他看来,从诞生起,中国现代诗学就一直面临三项美学使命:中国诗歌在跨入现代之后的诗歌重建;新诗在实现“诗体解放”后的诗体重建;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诗歌传媒与传播方式重建。作为现代形态的中国诗学,中国现代诗学要实现与中国传统诗学的对话;作为中国诗学的现代形态,中国现代诗学要实现与外国现代诗学的对话。他认为,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诗学的人文精神,适当地借鉴外国尤其是西方现代诗学的重分析、重体系的科学精神,实现古与今、中与外的整合,中国现代诗学必定会走向丰满与辉煌。
现任新诗所所长蒋登科教授这样评价吕进先生的中国现代诗学体系:“来源是十分广泛的,纵涉古今,横贯中西,以诗歌为研究对象,外延与诗学有关的众多学科领域,有的是作为参照,有的是吸取其学术营养,有的是借鉴其研究方法,但他更关注的中心是现代的、中国的新诗。”说他具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超群的思维、概括、抽象能力,非凡的创造力。”
吕进现代诗学体系构建于80年代初,成熟于90年代初,这段时间恰好是新诗创作与研究都非常活跃的时代,风起云涌的创作现象,日新月异的诗学主张为吕进提供了广泛的艺术与学术参照。1982年初版的《新诗的创作与鉴赏》是他的成名作。在80年代那个诗的黄金岁月,在那个需要而又缺乏系统的诗学著作的年代,这本书从1982年到1991年居然印行了3版,总印数达到了4万余册,而且好评如潮,使著者自己也大感意外,受宠若惊。1991年初版的《中国现代诗学》是他的代表作,这是一项国家课题的结题成果,1997年第二次印刷。《诗刊》、《文艺报》及海外诗报诗刊均发表文章,肯定该书的学术价值与贡献。此外,还著有《给新诗爱好者》、《画梦与释梦:何其芳创作的心灵历程》、《吕进诗论选》等;主编《爱我中华诗歌鉴赏》、《新诗三百首》、《上园谈诗》,《心中的旗》等十余种书籍。1993年9月,总部设韩国的世界诗歌研究会授予他第七届世界诗歌黄金王冠,为获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中国人。
吕进致力于中外文交流。他先后到日本九州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美国俄勒冈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讲学或访学。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印度、新加坡、泰国以及台港地区的报刊,都曾载文介绍他的成就或翻译,转载他的诗论文和诗歌。
2004年,吕进、骆寒超及其他一些学者共同提出了″新诗二次革命″的主张。精神大解放以后如何重建诗歌精神诗体大解放以后如何重建新诗形式这是诗坛亟待解决的两大重要课题也是诗学界倡导“新诗二次革命”的重要内容是新诗能否走出困境走向辉煌的关键所在。吕进是新世纪“新诗二次革命”的领军人物他连续发表了《三大重建 新诗二次革命与再次复兴》、《现代诗学的两个前沿问题》、《论中国现代诗学的三大重建》、《现代诗学的两个课题》等论文摇旗呐喊。三年来,有关″新诗二次革命″的问题,受到新诗创作、批评与研究界的普遍关注。
吕先生这位著名的诗论家,以他中西合璧的学识,守住了心上这道明媚的阳光,让他的人生展翅腾飞!
守住梦想,守住不谢的花季
守住梦想,守住迷人的远航
1985年,吕进获准担任硕士生导师,参与创建了我校中国各体文学(后来更名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在他主持下,学位点在十多年中始终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1993年,在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西南片区硕士点查评中被评为A档。在长期的导师工作中吕进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培养思路,并进行了教学改革。他发表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论研究生学校课程的教学重心》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提名,获该刊创刊十周年优秀论文二等奖。教学成果《硕士生学校课程的教学改革》获国家级优教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优教成果一等奖。1993年,吕进获曾宪梓基金会高师优秀教师二等奖。1996年1月,他获准担任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1996年3月,他担任带头人的西南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
1986年6月,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宣告成立,吕进先生出任所长。可以说,这是自中国新诗诞生以后,我国第一家专门以新诗作为研究对象的设在高校的实体机构。照西南师范大学原来的设想,是在中文系和外语系已有基础上成立一家中国文学研究所,下设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和文艺学等研究室。吕先生却坚持,要成立的应当是中国新诗研究所。他认定,与其追求大而全,不如成立一个能够体现和发挥西南师范大学在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既有优势、特色又有实力的精干的研究机构。而且,研究领域集中,研究人员不多,反而可以避免人事纠葛,创造一片学术净土。“中国新诗研究所作为系级独立机构的成立,从此也就定格了我的下半生,诗学研究成了我的生命的一部分,我和缪斯结下的已是不解之缘”,吕先生如是说。
在吕先生的带领下,中国新诗研究所和世界华文诗学界建立了广泛联系。研究所多次接待了来自美、日、韩、俄、英的同行专家香港、台湾诗学界的专家也是研究所的常客;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993年9月主办'93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一百余位中外专家共同探讨了华文诗歌的交流与发展等诗学问题引起世界诗学界的关注。
弹指一挥间,中国新诗所在风雨兼程中已走过了21个年头。21年里,吕先生和新诗所其他守望缪斯的梦想者也一直在开拓这迷人的远航!
守望缪斯,就是守望我们心灵的纯净;守望缪斯,就是守望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吕进以多重的身份活跃在诗坛上。首先他是一个诗人,从最初儿红领巾时代得梦想到后来的创作,这种梦想一直追随着他;其次,他是一个诗论家,对自己这个同行的打量中,轻舟已过万重山,硕果累累;同时,他还是一个极尽″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众多的头衔和名誉背后,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朴实无华一直在梦想之路上追寻的老者的风范。这种年轻的追求一直伴随着他,而且从来没有停止过诗歌写作。以写诗、论诗等方式体现出来,从而构成了他充满诗意的人生之旅。
又是一年碧草茂,轮回的风再一次吹开了这一季的门扉。我如是地感谢生命,在这样的时刻因诗歌而同行。当大多数人已远离诗歌的时代,吕先生仍然可以用自己安静的灵魂触摸这道风景,并为之痴迷,一直守住梦想而执着追求着。在感慨和敬佩之余,我用一句真挚的祝福结束我浅显的文字吧:
祝福您,吕进先生!祝福您在诗歌和生活的两条路上,都能像自己的品行和名字一样:淡定而不屈……
相关链接
吕进,男,汉族,中共党员。1939年9月28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6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至今。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由讲师破格晋升教授。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重庆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重庆市高校高级职称评委兼中文组组长。在西南大学主要担任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大学文科学报主编。
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诗歌评奖委员会委员第二节鲁迅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著有《新诗的创作与鉴赏》、《给新诗爱好者》、《一得诗话》、《新诗文体学》、《中国现代诗学》、《吕进诗论选》、《画梦与释梦——何其芳创作的心路历程》等;主编有《上园谈诗》、《党旗,心中的旗》、《北京之光——世界华文女诗人39家》、《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与对话》、《对话与重建》、《新诗300首》、《诗歌美学辞典》、《外国名诗鉴赏辞典》、《爱我中华诗歌鉴赏》共5卷、《四川百科全书》共29卷、《现代文学沉思录》、《新中国50年诗选》共3卷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此外,有译作与诗歌、散文创作散见于国内外报刊。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种文学奖、优秀成果奖、社科奖、图书奖的奖项。专著《新诗的创作与鉴赏》、《爱我中华诗歌鉴赏》获四川省、重庆市社科二等奖。1993年,总部设在韩国的世界诗歌研究会授予第7届世界诗歌黄金王冠。1994年获香港曾宪梓基金会优秀教师奖。
全国第四届教代会代表,全国第五届作代会特邀代表。先后应邀到香港广大学院1989、日本九州大学1991、俄罗斯莫斯科大学1993-1994、美国俄勒冈大学1998、韩国延世大学2002讲学或访学。1996年赴日本前桥市出席第16届世界诗人大会。1998年赴美国华盛顿特区出席亚洲研讨会。1998年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团成员,应邀到台北出席海峡两岸诗学研讨会,并到香港作学术访问。1999年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团成员,应邀到台北出席两岸女性诗歌研讨会,并到高雄、香港作学术访问。2002年赴韩国延世大学出席学术会议,并应邀作主题报告。2004年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访问法国、巴黎,做讲演。同年作为世界华文诗人协会访问团访问澳门,演讲演。2005和2006两次作为重庆市高级专家代表团成员访问香港,作为重庆市政协代表团成员出访英国、瑞典、挪威、芬兰、 丹麦等国议会。2006年随重庆市文史书画代表团第三次访台。
曾获“四川省劳动模范”1985年、“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四川省十大优秀园丁”1994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4等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世界诗歌研究会设韩国副会长,台湾《葡萄园》诗刊特聘编委,台湾创世纪诗刊荣誉编委,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众多学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