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在古时候被称为华夏、神州、九州我们中国人又被称为什么

2020-05-29 文化 559阅读

中华在古时候被称为华夏、神州、九州,我们中国人又被称为:华夏儿女、汉人、唐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1、华夏一词由周王朝创造。最初指代周王朝。现被用作中国和汉族的古称。

在商朝末期,周人联合流亡的夏人,炎帝系统的姜姓诸族(其代表为姜太公),以及迁徙到南方的楚人等起兵。进而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周人自称为“有夏”(见《尚书》),也称是黄帝的后裔,所以也自称“华”“夏”。

后又将周王朝分封出去的诸侯国称作“诸夏”或“诸华”。并以原商朝统治中心地区称为东夏(非诸夏)。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民族融合,华夏族正式形成。中国人多为以上后代,故以华夏儿女自称。

2、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

“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黄”指黄帝(Yellow Emperor),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

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3、龙的传人是中国人的自称。龙的形成记录了古代民族发展的聚合过程,起着维系和向心的作用。龙文化已成为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常引以为豪。

龙的形成记录了古代民族发展的聚合过程,而且牢牢地铭刻在中国人的头脑之中,我们常以龙的传人引以自豪。世界上原本没有龙,在远古图腾时代最早的传说是女娲氏和伏羲氏为人类祖先,而他们都是人头蛇身。

历史的发展,部落的联合,特别是炎、黄二帝在保定以北联合后,各部落纷纷加入到这个大家族中。当马图腾部落加入进来,就在蛇头上加马头,鹿图腾部落合并进来,就在马头上添鹿角,鱼部落进来,就在蛇身上增鱼鳞。

于是,龙身上综合体现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兽足,鸟尾,山羊胡子。龙的形成体现了民族平等和民主,部落不分大小合并进来就亲如一家,这是优秀民族文化的创举,直到今天,各族人民大团结仍体现了这一光荣传统。

4、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释义:仰望那高天上灿烂的银河,如同明镜似的熠熠闪毫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

5、唐人指的是唐朝人,唐朝时期中国空前强盛,海外影响巨大,唐朝以后海外国家如日本、欧美国家、东南亚国家称中国人为唐人。

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 [1]  。历宋、元至明,外国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不仅以“唐”作为“中国”之地的代称,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

由于粤语区有着庞大的海外移民,故唐人这种称呼在使用粤语的广东、港澳及其移民中尤其常用。粤语在海外有别称唐话;唐人街,乃粤语中唐人所居住的街区是也,此称呼现普遍应用于海外华人。一些国家如日本等国直到近现代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正因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强盛朝代,而事实上与唐朝当时文化的开放程度及与外国频繁来往亦有连带关系。而此唐人称呼,又以19世纪中期之后开始盛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夏儿女 (汉族的别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炎黄子孙 (华人自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的传人 (民族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人 (唐朝中国人的称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