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在建筑、医学、文字、历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2020-10-28 文化 66阅读
古代埃及在建筑 医学 文字 历法方面的成就不是两三句就能说清的。
太阴历
这是古埃及出现较早的历法,并结合星象(特别是天狼星)的季节变化进行优化,后者的变化周期是恒星年,可近似视作是回归年长,之间相差只是10来分钟。但由于太阴历的年长与回归年不通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之后该历法被政治活动逐渐废弃,极少见于历史文献中的纪年,只用于宗教性的事务,同时埃及人也依据其与季节的关系指导生产。
太阴历的月首始于新月,每月29或30天,每天都有各自的名称,其中部分与月相有关。每年由12或13个月组成,月份名称可以参考这里,不过关于第13个月的安排规则,今人知甚少。与其他使用太阴历地区的普遍现象不同,古埃及太阴历的一日之始是早晨而非傍晚。
民用历法
古埃及的民用历法是所谓的Annus Vagus(“徘徊年”,Wandering Year),每年365天,分为3个季度12个月,每月3周,每周10天,另有额外的5天在年末(也有说是年初)作为节庆时间,依次对应冥神奥西利斯、太阳神何露斯、黑暗之神塞特、生育女神伊希斯与死亡女神尼芙蒂斯的生辰。现在一般将古埃及历法视为公历的渊源。有个问题是,为什么很多历法都作类似的安排,空出5天不属于任何月份呢?
民用历法的基础的尼罗河的水位,由此划分出Akhet(洪水)、Proyet(生长,相当于冬季)与Shomu(收获,相当于夏季)三个季度。这是由于尼罗河泛滥可以让土壤更为肥沃,对于埃及的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古埃及历法是太阳历或天狼星历,倒不如说是尼罗河历。月份表示只是某季度第几月而已,如I Akhet是每年第一个月,II Proyet是第4个月。日期也只是用某月第几天的方式表示。
古埃及季度名的象形文字表示
中王朝与新王朝时期,各月分别有了自己的名称,自I Akhet起,依次为:Tekh(Dhwt)、Menhet(Pa-n-ip.t)、Hwt-hwr(Hwt-hwr)、Ka-hr-ka(hwr)、Ka-hr-ka)、Sf-bdt(Ta-’b)、Rekh wer(Mhyr)、Rekh neds(Pa-n-amn-htp.w)、Renwet(Pa-n-rnn.t)、Hnsw(Pa-n-hns.w)、Hnt-htj(Pa-n-in.t)、Ipt-hmt(Ipip)、Wep-renpet(Msw-r’),其中括号中的是新王朝时期的称呼。
民用历沿用先前的太阴历习惯,以天狼星偕日升(约合公历的7月19日前后)为一年的起始,这最早见于公元前三世纪第一王朝的历史记载,实际采用时间则要更早些。天狼星偕日升标志着尼罗河在旧王国的国都——孟菲斯泛滥。
由于365日比实际的回归年长要短上1/4天左右,每隔4年,新年时间就要比实际提前1天,每过1460个回归年则提前一年,这是所谓的天狼星周期。有说法是古埃及历年与回归年之间的差异正是“徘徊年”之名的由来。
到了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三世颁布命令,决定每4年设置一个闰年。不过这一改革当时遭到了农民的反对,原因是旧历与农业生产紧密关联。直到公元前1世纪,置闰规则才为改革后的亚历山大历真正采用,并于公元前22年首次置闰,闰日不属于任何一个月,而是附加在空余出的几天中。
古埃及民用历法的一天也是始于早晨,也许是日出时分,但具体时刻不很确定。一日之内的时长是不固定的,每天白天分为12小时,晚上也分为12小时。
以上都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个人看来真正的难点在于古埃及的纪年方式。长度大于一年的时间用法老即位后的第几年来表示,也就是“某某法老某年”的格式。具体某天的表示方式就是:第某年,某季度第某月,属某法老统治时期。在新旧法老交替的年份,新法老即位后,年数随即从旧法老的最后一年更改成新法老的第一年,次年为新法老第2年,以此类推。此外还有几种比较麻烦的情况,其一是某时期有两位法老联合执政,存在两种年号并行的情况,如托勒密十世14至17年与克利奥帕特拉三世8至11年是同一时期,这样的情况一共出现过5次。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埃及法老同时出任叙利亚的统治者,两国分别纪年,托勒密六世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统治时期有此情况。这些在现代的转换程序中应该都算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必须先对埃及历史有详尽的了解。恐怕这也是几乎无人用古埃及历法表示当今日期的原因。
准太阴历
准太阴历的基础是民用历法,但并不取决于天狼星,主要作用是确定宗教节日的时间。其置闰法则是,倘若太阴年的新年早于民用年,则设置闰月,后来则有了25年的置闰法则。
此外古埃及还有类似现代财政年度的设置,见于托勒密二世19至27年与托勒密四世统治的数年间。财政年始于II Peret第1天,终于I Peret第30天,其他同民用历法。在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等天文记载中,还出现了若干不用法老年号表示的特定时期,很是烦琐,暂且先不去理会了……
除了后来衍生为公历的一年365天设置,古埃及历的另一贡献是对黄道十二宫的划分,他们在新王国时期已经知道了四十多个星座,考古学家在墓地和神庙中获得了类似“星位图”的记录。
埃及人很早就制定了历法(起算年代又公元前4241年、公元前4236年等说法)。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涨落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古代埃及人把每年一度尼罗河水开始泛滥的日子(大约在6月15日左右潮头到达孟菲斯)定为一年的开始,这一天在下埃及(古埃及尼罗河下游的部分)适逢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出现在地平线上。古代埃及人按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把一年分为三季(泛滥季、耕种季、收获季),每季分为4个月,一年共12个月,每月30天,岁末增加5天节日,共计365日。这是人类历史上产生的第一部太阳历。但它同回归年即太阳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相比有四分之一天的误差,每过一百二十多年将有一个月的出入,如此累进一千四百多年以后方可周而复始。古埃及人已经知道这项历法的缺点,但因为行之已久难于纠正,只好由官方做些临时调整。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以埃及历法为基础,制定“儒略历”(“朱里亚历”即“凯撒历”);到16世纪又经改革,产生“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这便是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通用的“公历”的由来。
古埃及的文字
古代埃及文字的形体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1、象形文字: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构成体系的古埃及文字材料,是象形文字,这种文字体系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2、祭祀体文字:为实用和方便起见,书吏又将象形文字的符号外形加以简化,创造了祭祀体文字。3、世俗体文字:它是祭祀体文字的草写形式。与祭祀体文字对比,世俗体文字的连写形式更简单,已不具有图画特点,它的书写方向保留了祭祀体文字的传统。固定从右往左。4、科普特文字:它是古埃及文字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文字,深受希腊文、圣经文学的影响。 埃及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三部构成。
表意符号是用图形表示词语的意义,特点是图形和词义有密切关系。例如:表示水就画了条波形线≈,画一个五角星“★”表示“星”的概念。
表音符号是了把词语的发音表示出来,取得了音值。例如:猫头鹰的图形用作音符时,读[m]音,已失掉“猫头鹰”的含义。表示门闩的图形符号,代表 音,而另一个表示小山坡的符号,则用来表示[k]音。
限定符号是在表音符号外加上一个新的纯属表意的图形符号,置于词尾,以表明这个词是属于哪个事物范畴的。限定符号本身不发音。例如:在象形文字中,“犁杖”和“朱鹫”这两词的音符完全相同,都有两个辅音组成,读音为hb.区别词义的方法是:在hb后分别加上表示“犁杖”和“朱鹫”的限定符号。把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适当组合起来,便可构成完整的句子。
古埃及的度量衡
古埃及最重要的长度单位是钦定的腕尺,长度是从肘至中指尖的长,约合20.62英寸。在象形文字中用前臂和手表示,读作迈赫(meh)。腕尺又被分成7掌或28指,每掌等于4指。边长为一腕尺的正方形,它对角线(长29.16英寸)的一半,叫做雷曼(remen),可分成20指,是第二个长度单位,也是丈量土地的主要单位。还有一种腕尺,只有17.72英寸,分为6掌。腕尺乘以100的积,叫哈特(khat),是丈量土地的基本单位。这一长度的平方,即10000平方腕尺,也是一个耕地面积的单位。
古埃及人主要的容量单位是哈努(henu),合29.0±0.3立方英寸,10哈努为一哈加特(heqet)。以次为基础再进行各种倍加,形成更大的谷物容量单位。另一容量单位是哈尔(khar),等于一立方腕尺的2/3,或相当于一个直径为9掌,深为一腕尺的容器容量。容量与水存在某种近似关系,因为一哈努的水重5德本(deben)。看来,容量单位乃源于水的重量单位。德本是一种同名的踝饰的重量,它的1/10叫加德特(qedet),即戒指的重量。
发达的古埃及的天文学
在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曾有过繁荣的古代埃及文明。埃及的观天工作最初是由僧侣们担任的,他们注意观测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动,并从很古的时代起就知道了预报日食和月食的方法。可惜,这种方法是严格保密的,详细情况不得而知。
古代埃及人制定了自己的历法。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这就是说,天文学知识的产生来自于对自然界的观察。每年6月,尼罗河洪水泛滥,从上游冲来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得以茁壮成长。由此,埃及人产生了“季节”的概念。
古埃及的历法是从观测大犬星座得到的。大犬星座在我国被称为天狼星,在古埃及则称为“索卜乌德”,就是水上之星的意思。上面说过,古埃及的文明和尼罗河的泛滥有密切的联系,他们发现三角洲地区尼罗河涨水与太阳、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升起同时发生,他们把这样的现象两次发生之间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把全年分成12个月,每月30天,余下的5天作为节日之用;同时还把一年分为3季,即“泛滥季”、“长出五谷季”、“收割季”,每季4个月。希罗多德说:“埃及人在人类当中,第一个想出用太阳年计时的办法,……在我看来,他们的计时办法,要比希腊人的办法高明,因为希腊人,每隔一年就要插进去一个闰月,才能使季节吻合,……”。
在公元前三四千年的时代,每当到夏天,天狼星从东方在黎明前升起来的时候,尼罗河就开始泛滥。埃及人把这看作是圣河泛滥的预告,因而视天狼星为神明,顶礼膜拜。他们修造庙宇,祭祀天狼,祈求丰收。埃及女神爱西斯的庙门正对着天狼星升起的方向。也有人认为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用来观测天狼星用的。
非常有趣的是,天狼星的埃及象形字也是三角形的,很像金字塔的形状。古埃及人把这一次黎明前天狼星从东方升起,到下一次黎明前天狼星又从东方升起之间的时间为一年,并把黎明前天狼星升起的一天定为岁首,这叫做狼星年。狼星年的长度是365.25天,于今天的精密数字365.2422天很接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是现行公历(又称阳历)的祖先。
埃及人把昼和夜各分成12个部分,每个部分为日出到日落或日落到日出的时间的1/12。埃及人用石碗滴漏计算时间,石碗底部有个小口,水滴以固定的比率从碗中漏出。石碗标有各种记号用以标志各种不同季节的小时。
古埃及的占星学是很发达的。正如古埃及文明的特色一般,他们的十二星座也是以古埃及的神来代表的。
埃及人除了知道北极附近的星星之外,从出土的棺盖上所画的图象上可以肯定,他们认识的星象还有天鹅座、牧夫座、仙后座、猎户座、天蝎座、白羊座以及昴星团等。埃及人认星的最大特征是把赤道附近的星星分围36组,每组可能是几颗星,也可能是一颗星。每组管10天,所以叫做旬星。当一组星在黎明前恰好升起的时候,就标志着这一旬的到来。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旬星文物是属于第三王朝的。注: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32年,埃及共经历了31个王朝。
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朝法老齐阿普斯在开罗附近建造的。塔身高146.5米,塔底每面长230米,共计占地大约52 900平方米。全塔用巨石230万方,每方平均重约2.5吨。塔面所用的石头都经过细工磨平,全部用叠砌法,缝隙密合,不用泥灰,即使很薄的刀子也插不进去。齐阿普斯大金字塔不仅外观雄伟,而且角度、线条、土石压力等都事先经过周密计算,因而虽然历经四五千年,饱经风霜,而至今却仍然巍然矗立。这在还处于铜器时代的公元前3世纪中期,不能不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的埃及传说,齐阿普斯在建造大金字塔期间,分批分期地征调了全埃及的人力。仅仅为了铺设运石的道路,就征用了10万人,花费了10年时间将路铺好,金字塔分身的建造,又用了10万人,花费了30年的时间。
然而除去金字塔的壮丽、雄奇外,更耐人寻味的是,金字塔的四面都正确地指向东南西北。在没有罗盘的四五千年前的古代,方位能够定得这样准确,无疑是使用了天文测量的方法,也许就是利用当时的北极星——天龙星座来定向的吧!在齐阿普斯金字塔北面遗留下一条与水平方向成27度角的隧道。当年,从金字塔的中心,通过隧道,要望天空,恰好可以看到一夜之间几乎不动的天龙星座。埃及人首先利用当时的北极星确定金字塔的正北方向,其他三个方向也就不难确定了。
古埃及建筑
ancient Egyptian architecture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②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③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分组成 。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